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欢迎访问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清末民国成都的饮用水源、水质与改良

2021-02-07 20:20分类:中国近代史 阅读:

 

  摘 要:清末民国,成都的饮用水源主要为井水与河水。在地理环境与取用便捷性的影响下,井水是成都普通居民最为重要的饮用水源,临河两岸的居民与城内中上富贵之家、官署、公馆、茶铺则多取用河水。汲水码头周边的河水与井水水质多为外部污物所染,水质有欠佳良,症结在于传统的城市生态系统与水井建筑构造。相较河水,井水碱度、硬度高,不适于烹茶,多用作煮饭烧菜。成都不同阶层人群、不同水源的用水方式,构成了城市居民的“用水模式”,体现了居民的水源选择、水质观念及实践。在西式的科学话语传入后,成都居民的饮水认知得以更新,市政当局与商绅从水源的管理与保护、饮水的澄清与消毒、变革供水方式等方面改良饮水,刺激了成都“用水模式”由“传统”向“现代”演进,主要表现为细部“技术路径”的现代化,成都的民生饮水仍基本延续传统的“用水模式”。

  关键词:成都;饮用水源;用水模式 

  工业革命以后,不断滋生的饮水问题刺激了西方城市饮水供应系统、水质污染治理及饮水卫生观念等多方面的发展与转变。近代以降,伴随西方知识、观念与技术的传入,以及都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城市的民生饮水模式亦由“传统”向“现代”演进。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史、水利社会史、疾病医疗社会史、环境史等研究的展开,与民生饮水相关的成果可谓丰富,涉及用水环境、饮用水源及结构、水质环境、供水产业、饮水卫生观念与管理等方面。在这些议题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路径便是基于日常生活中的民生饮水,去透视现代性的生成。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此类研究的着眼点仍“基本在城市传统与现代用水系统(主要是自来水)方面,关注的重点是城市水源、用水方式、用水组织及其背后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换言之,此类研究多关注城市供水系统,探讨水质环境与饮水卫生现代化演变的成果仍占少数,且欠缺考虑单体城市中饮用水源、水质环境与用水方式的相互关联。

  成都民生饮水的相关研究,主要在饮用水源与饮水卫生两个方面。王笛在《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一书中,将茶馆的用水方式作为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的生态背景做了交代;许蓉生的《水与成都:成都城市水文化》一书,虽非严谨的学术著作,但亦注意到城市生活中不同类型水源的使用;米晓燕、毛姝静二人探讨了20世纪40年代成都市卫生事务所对饮水卫生的管理,但重在梳理具体举措。可见,现有研究仅能初步反映城市水源、用水方式与短时段的饮水改良,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传统”向“现代”演变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的用水方式蕴含了怎样的水源选择?水质环境的认知变迁与具体状况如何?更为重要的是,在供水方式与饮水改良的现代化过程中,传统因素扮演了何种角色?是以,本文拟通过对清末民国成都饮用水源、水质环境及饮水改良等方面的考察,探讨成都“用水模式”演变的历史逻辑与现代化进程。

  一 井水与河水: 成都的主要饮用水源

  清末民国,成都居民饮用水源主要为井水与河水,不同的用水方式蕴含了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选择。川西平原与川中丘陵北部的多数城市,地下水位高,凿井取水甚为便利。地处川西平原腹地的成都,亦是如此。清末民初时,周询便言“成都古称‘陆海’,土甚薄,凿二丈许即得水”。民国文人李劼人亦言,成都“地下水非常丰盛,一般掘井到八市尺便见水了,掘得深的,不过一丈到一丈尺”。1940年,据成都市卫生处调查,城内水井深度“平均不过三、四公尺”。

  在“凿井甚易”的地理背景下,成都居民普遍取用井水,井水成为城内最重要的水源。清末民初,成都水井数便已达“二千五百一十五眼”,“居民煮饭食者多用之”。周询亦称城内“触处皆有井”,“各街既有公井,人家亦多私井,私井听邻汲取者亦多,故井水最为普通”。民国时,由于人口聚集、城市规模扩大与抗战防空的需要,成都市水井数持续增加。1924年,基于卫生行政的考虑,成都市市政公所调查了城内饮水状况与各区公私水井数,“除少数人家用河水外,十分之九俱用井水”,水井数增至279口。1938年11月8日至1944年12月18日,日军先后对成都进行了30余次轰炸。出于防空的需要,水井数继续增加,1939年为3578口,1940年为3589口,至1942年已达4741口。值得注意的是,如此数量的水井并非皆可饮用,有部分水井是专供浣洗与灭火等。以1939年的357口水井为例,其中堪供饮用者2896口,应予改良者576口,非饮用者106口,堪供饮用者占80. 9% 。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弹药来源问题研究

下一篇:倔强的少数: 西洋文学系与学衡派在东南大学的聚散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