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欢迎访问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倔强的少数: 西洋文学系与学衡派在东南大学的聚散

2021-02-07 20:20分类:中国近代史 阅读:

 

  提 要: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是中国近代大学设立的第一个西洋文学系。该系的创设,为学衡派汇聚东南学府、发展 “理想志业” 提供了重要的学科平台。但学衡派倡导的人文主义和人格教育,与东南大学注重实验主义和实利教育的办学取向不无矛盾,在校园主导性的文化氛围和权力格局中,学衡派实为“少数倔强不驯之分子”。在这种分歧和对立的情势下,西洋文学系和英文系陷入经年不休的缠斗,系科间的矛盾和人事上的纠葛持续发酵,终导致西洋文学系被归并。西洋文学系的裁撤使学衡同人先后出走,风流云散,并加剧了学衡派和学校当局的对立,使他们成为校内外倡言校务改进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西洋文学系;学衡派;东南大学

  学衡派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派别,它的兴起和衰落与东南大学关系密切。从 1922年1月《学衡》创刊于南京,到1924年夏杂志随吴宓北上,虽历时仅两年有余,却被认为是学衡派最具创造性和影响力的全盛时期。学衡派在东南大学的因缘聚散,也因此为当时人和后来者津津乐道。作为杂志总编辑的吴宓,在离宁之际曾充满不舍和惆怅。他在诗中写道:“骨肉亲朋各异方,别离此日已心伤。江南未许长为客,塞北缘何似故乡。逼仄乾坤行道地,萧条生事载书箱。依依回首台城柳,辛苦三年遗恨长。”

  既往学界对于学衡派的研究,多注重于思想观念层面,强调《学衡》及其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和文化主张,以及由此引发的南北论争。至于学衡同人在东南大学的境遇,则因材料缺乏较少着墨。由于忽视了校园内外环境的影响,难以在校园文化和权力结构中来审视学衡派的聚与散。学衡派骨干分子刘伯明、梅光迪、吴宓、柳诒徵和胡先骕等人均为东大教授,1921年11月东大新设的西洋文学系,其教育理念与学衡派的文化主张相契合,该系诸教授(梅光迪、吴宓、楼光来和李思纯)均为学衡社友,可视为学衡派在东大依托的学科平台。1924年西洋文学系被裁撤后,梅、吴、楼、李等人风流云散,直接造成学衡派的衰落。西洋文学系在东大的境遇,正是学衡同人在东大校内生存环境的呈现。

  吴宓将西洋文学系的裁撤视为东南大学“崩坏”的重要一环,并直言该系裁撤是校内派系斗争的结果。尤其是西洋文学系和英文系之间多年的新仇旧恨,当时已成水火之势。但对于这段痛史,因资料的限制和后人的讳莫如深,常难言其详。学者对于西洋文学系的研究多趋于学科史研究的取向。虽亦论及西洋文学系和英文系之间的人事矛盾和理念分歧,但仍未能明晰其间的发展脉络和运作过程,也无法从学衡派所面临的境遇来理解西洋文学系昙花一现般的兴与废。

  西洋文学系的兴废不是学科发展起伏的正常态,而是校内不同力量争夺校园场域权势的产物,也是对东大整体性校园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反映。西洋文学系为何率先得以成立?成立后又面临怎样的境遇和抉择?西洋文学系和英文系矛盾和争执的焦点何在? 学衡同人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最终又如何引发了在学校层面的系科兴废? 缘于西洋文学系的兴废,伴随着学衡派在东南大学的聚散,因此引发的系科之争,以及所呈现的人事纠葛和理念冲突,其间历程均需从置身的大学环境和细微的人事脉络来进行深入考察,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呈现学衡派的思想主张,理解他们在东大所面临的机遇、困境和抉择,以及大学校园整体性学风的走向。

  一、缘起东南: 西洋文学系的创设

  1921年成立的东南大学系由南京高师改设而来。东大成立前,南京高师设有文史地部、数理化部和六个专修科 (农业、商业、英文、体育、工艺和教育)。作为一所以“培养师范学校和中学校教员” 为宗旨的高等师范,南高在五四后“乃有一重大之变迁”,即以选课分系之制为枢纽,“各科学程增设尤多且专,益寖成大学之规模”。

  南京高师的英文专修科,以教授英文、培养英文教员为主旨,课程中很少涉及文学内容。文史地部教员向楚、王伯沆、柳诒徵等人均专研国文,西洋文学并无专人。从培养中学英文教员的需要看,也无须多设西洋文学课程。但随着高等师范向旨在探究高深学术的大学转变,尤其是五四后倡言西洋学理的环境中,对西洋文学的探究和教授成为一种迫切需要。1920年初,南高校长郭秉文写信给胡适和蒋梦麟,请为文史地部介绍一位“精通中西文学者为教授”。该年秋天,梅光迪辞去南开英文系主任,赴南高教授西洋文学。在1920学年,他在南高开设的课程有散文概论、今世英文、十九世纪英文学等。同年,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的哲学博士刘伯明出任南高文史地部主任,他为该部提出的宗旨为:“培养融贯中西学术之人才……使学者以西洋眼光及方法,观察及研究吾国固有学问。不泥于古,不迷于新。”这一主张与高等师范培养中学教员的目标已迥然不同。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清末民国成都的饮用水源、水质与改良

下一篇:韩国学界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50年 (1965~2015)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