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欢迎访问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恩格斯的纪念及其历史价值

2021-02-07 20:20分类:中国近代史 阅读:

 

  内容提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恩格斯的纪念活动趋多,主要与中国共产党深入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革命领导权、阐述中国革命的前途等重点工作紧密联系,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借助纪念活动开展社会动员和表达政治诉求的意愿。对恩格斯的纪念,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扩大自身影响力,从舆论上助力中国共产党掌握中国革命领导权,并为中国共产党赢得革命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探析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恩格斯的纪念,可以为新时代的伟人纪念活动及表达诉求提供历史的参考和借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恩格斯马克思主义

  作者简介:林绪武(1972-),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北京100871)。

  中国共产党对恩格斯的纪念,“无论规格还是频率,相对于马克思纪念而言有些逊色,有限的纪念以文本纪念为主”。抗日战争之前,对恩格斯的纪念活动不多,纪念文本稀少。抗日战争时期,因持续深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又适逢恩格斯诞辰120周年和逝世50周年,中国共产党对恩格斯纪念活动趋多,主要与中国共产党深入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革命领导权、阐述中国革命的前途等重点工作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对恩格斯的纪念必然表达相应的政治诉求。因此,探析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恩格斯的纪念及诉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传播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办刊物、写著述、办夜校、开讲座、做演讲等多种途径和方法,有意识地翻译、出版、发表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和观点,开始真正有意识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与推广。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范围主要集中于工人阶级,到了土地革命时期,随着根据地建设的需要,其传播范围扩展到广大农民。可以说在抗日战争之前,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初有成效。

  抗日战争开始后,为更好地推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选择通过组织纪念活动配合进行抗日社会动员,并借此扩大自身影响力,因此,继续深入传播马克思主义有其现实需求。对这位马克思的挚友、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创立者——恩格斯的纪念,自然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纪念活动的重要内容。而1941—1945年中国共产党党内开展的整风运动,则是全党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再深化的过程,通过组织纪念活动配合这一过程也是应有之义。

  抗日战争时期,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较为闭塞,报刊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借助于报刊媒介,中国共产党以刊登恩格斯的文章、解读恩格斯的著作、诠释恩格斯的观点等方式纪念恩格斯,对外配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对内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统一全党思想,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1.高度评价恩格斯,树立其革命导师形象

  1938年8月,为纪念恩格斯逝世43周年,《群众》刊载了列宁《纪念恩格斯》一文,完整回顾了恩格斯的一生及其与马克思的友谊。列宁指出:“社会主义者所须要做的,就是:在许多社会力量之中,认识出那一个社会力量,因它在近代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的;并且,要使这一个社会力量意识到它底利益与它底历史使命。这一个社会力量,就是无产阶级。”无疑,恩格斯做到了这一点,他积极参加国际工人联合会会务,投身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且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单独继续为欧洲社会主义者底顾问与导师”。因而,恩格斯不仅同马克思一起共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而且在马克思去世之后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对于仍处于探索中的各国工人运动来说发挥了实际的指导作用。

  同样,为纪念恩格斯逝世43周年,中国共产党翻译出版发行了《马·恩论中国》,《解放》刊发了《纪念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恩格斯》;1940年11月,为纪念恩格斯诞辰120周年,《新华日报》发表《纪念恩格斯的诞生》的社论及《纪念恩格斯感言》等,直接或间接提及恩格斯的《英人对华的新侵略》《波斯与中国》等著作,指出恩格斯不仅关心中国的革命,更“描述了他对未来的新中国的理想”,《读书月报》《北方文化》或直接引用恩格斯论述中国的词句,或全面阐释恩格斯对中国的同情和支持,认为恩格斯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1945年12月2日,为纪念恩格斯诞辰125周年,《解放日报》转载了《苏联科学院纪念恩格斯诞辰》一文,认为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与恩格斯的无私奉献分不开。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清末东北防疫中的“财”与“政”

下一篇:皖东摩擦前新四军抗战战略的调整与演变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本类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