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欢迎访问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非农化”趋向与乡村危机的另一面相——基于《退想斋日记》(稿本)的一个学术思考

2021-02-07 20:21分类:中国近代史 阅读:

 

  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危机,学界已从多个角度探讨并提出了多种解释。这些解释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近代中国乡村历史演变(乃至于对整个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都不无启示。但是,随着历史认识的深化,尤其是新的史料或史实的不断出现,既有的认知亦面临着进一步的学术追问。在对“宏大叙事”深刻反省和另辟新路的追求中,个案研究和精细化叙事的选择成为一时之盛。基于此,晋省乡绅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成为学界高度关注并借以透析乡村社会生活情状的重要史料。但是,无论是注目于《退想斋日记》(以下称《日记》)本身的解读还是聚焦于乡村历史的透析,对于《日记》中相关的“非农化”经营趋向与乡村危机的记述却未予关注。而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却是值得深入探讨和解析的重要学术论题。   

  一、民困不堪言

  “民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各方面,都变了一团糟糕。一般忧国之士,莫不举首蹙额的喊着:‘中国的危机到了!’……中国的危机,决不是因为民族的精神不振,也不是因为国民缺乏礼仪廉耻种种的美德,而是因为农村经济的基础,已逐渐动摇,且有濒于破产的趋势。历史上的政治革命,都含有多少社会背景,而且可以说,大多数是以农村经济破产为背景。”在这一“农村总崩溃”大势中,《日记》具体而精微地描述了自己居处的乡村情状:其一,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乡人家皆坐困,“物价腾贵已极绝点”,“人民之生活程度日益高昂,而世局之危险日益甚,民何不幸而值此时耶”的危机持续发作,一直到1933年之际竟至于“民穷财尽达于极点,农业不振,生路将绝”。其二,“非农”经营者,即造作草纸的家户在这一危机中的景况更为突出。“里人之生活全赖造作草纸,今冬金融紧急,以致草纸销路不畅,价渐减低,不足工本之资,每日工作难供生活之费,抑亦苦矣。”其三,作为“农村总崩溃”的危机造成了普遍性贫穷,“农家破产”趋势愈演愈烈。“‘农家破产’四个字是现在之新名词,谓农家颓败不得守其产也。当此之时,民穷财尽达于极点,农业不振,生路将绝,即欲破产而无人购产,农困可谓甚矣。”

  《日记》重点记述“造作草纸”农户生活的困境,但生存危机显然并不仅仅及于此,“今秋农皆受困,而造纸亦困”。作为乡绅的刘大鹏自家生活也不免竭蹶艰难,“家已贫穷,将有绝粮之患,欲购无钱,欲赊无处,市面概不周行,邻里亦皆窘困,世局业已动摇,摊派层出不穷,官吏佥不恤民,人民均没生路”。一直到秋间收获之季,他家仍然生活难以为继,“家中穷困无钱完粮,安仁都之甲户头今日到门来催。上年之粮未完,又催今年之粮”。刘家尚且如此,普通民户可想而知。

  刘大鹏的生活和交往圈不大,基本上局隅于太原周边及晋中一带,所能体察和感知到的乡村危机情状自然有限,可谓是乡村危机的“晋中征象”。但其《日记》所记的点滴情景却真切而鲜活,由此呈现的乡村危机的地域特征当然也很独特。

  一是危机持续发展,而且与政局动荡、村政败坏诸因素相互叠加,加重着乡村民众的生存危机。“粮价大涨,民食维艰,大现民穷财尽之气象。市面周行全是纸币,并不见一现钱。商家坐困,生意艰难。”促成村民生存危机的原因甚多,在刘大鹏看来地方政治不良当为主要因素:“吾邑县长屠孝鸿莅任四月有半,无一善政以及于民,吾邑秋获半成者多,三、二厘者亦不少,幸未大歉。然民穷财尽之象竟现眼前,商市一切周行,全赖纸币,而商家所出之纸币禁止周行。”“官夺民利,古人所禁。今者民间之利竟为官厅所夺,民于是益穷,财于是益尽”。这种官商共谋掠夺小民生存之利的恶政,《日记》中所记甚多。

  此外,由官商勾结而形成的金融风潮(银贵币贱),是加重村民生存危机的又一致因。“不见一元大洋,仅凭纸币以交易,一旦起风潮,纸币失信用,则为害非浅矣。此为眼前之一大患,人人皆能虑及也。百物腾贵异常,人民生活程度困难,端由于无一现洋,尽行纸币之故耳。”所谓“银钱紧急,市面大形湿滞,粮价因之又涨,穷困小民俨有不能卒此寒岁之虞,故刧路之案,明火之案,数见不鲜,岌岌不可终日”。除此官商勾结之要因外,“烟毒盛行”也为因素之一。“则有泡泡、料料等毒,盛行于斯时,无论男女老少者莫不嗜好,而沾染其毒者十分之三四矣。此为人民之大害,抑也为人民之刧数也。”数因相结,多害相连,遂成此危机之局:“吾邑之害纷如,非但官吏肆虐,扰民不安,抑且有媚官殃民之绅士,借公营私之乡长,加之地痞、流氓,借仗官势,扰累闾阎。”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兼论学术 “富矿” 的发现

下一篇:新世纪以来中共抗战史研究综述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