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欢迎访问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王敏光:先秦哲学思想视野中的杨朱生命个体思想探略

2021-02-08 00:43分类:中国古代史 阅读:

 

  内容摘要:杨朱主张应把生命个体摆放于首位与优先地位。通过庄子的思想视角我们可判杨朱在先秦道家发展过程中的承上启下地位,其对庄子有着较大的影响,庄子对杨朱思想给予了深度解析;孟子认为杨朱的“为我”是极端的自私自利,缺少为群体、为天下的刚健精神;荀子认为杨朱学说意旨的主导是如何更好的“君人”,但荀子与杨朱对此的着眼点存在着差异;韩非子以其刑法治国的政治主张来评议杨朱思想,认为杨朱学说多说教,不具备转化为现实执行力的条件

  关键词:先秦哲学;杨朱;生命个体思想

  作者简介:王敏光,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5FZX016);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类)(2017-cxrc-012);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14GGJS-117)的阶段性成果。

  虽然现存杨朱有关其人及其思想的资料较少,但我们仍可从先秦诸家的阐释中得知杨朱学说在先秦时期产生的巨大影响。但何以轰动一时的学说,却在同时代人及后人眼中屡遭批判,甚至被视为极端学说,以致遽然消失?孟子等人的猛烈批判固然是失传原因之一,但其根本原因我们还需从杨朱自身思想理路中加以探究。

  一、庄子思想视域中的杨朱生命个体思想

  杨朱在《庄子》中作“阳子居”共计出现五次,作“阳子”一次,杨、墨并行出现四次,我们通过庄子思想视角可展现杨朱在先秦道家中承上启下的地位,也可见杨朱对庄子的影响,及庄子对杨朱思想的解析。在《庄子》中杨朱(阳子居、阳子)以学道者身份出现,首次见于《庄子·应帝王》篇,阳子居向老子讨教明王治国之道,老子针对杨朱的困惑,言:

  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①

  此段材料记述了阳子居向老子学道的情形,杨朱修身、治国之道,固然是以生命个体身心的养护为前提,但此过程并不是对生命个体自然本性的扭曲,而是顺应生命个体本性,采取“自然”与“无为”的方式对待生命个体,此主旨在先秦道家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在庄子看来,杨朱思想似乎是不符合自然与无为思想,但把老子思想主旨归结为“游于无有者”,显然是被庄学化后的老子思想。另一则有关杨朱向老子学道的材料出现在《庄子·寓言》篇。庄子以老子为引介把杨朱归结为老子弟子,说明杨朱思想有着明显的道家思想倾向,但在庄子评述中,杨朱与墨子学派并举,说明杨朱虽受老子思想影响较大,但却独树一帜。此也彰显出先秦道家思想在战国早中期主要以杨朱思想形态流布于世。

  另外《庄子·山木》篇提供了杨朱(阳子)受逆旅之人启发而大悟的材料,向我们展现了庄子视野中杨朱思想的另一个侧面。阳子游历到宋国时,碰到一得道之人,有妾二人,一丑一美,但此人一反世俗界常人的看法,贵丑者而以美者为贱。面对阳子的困惑,此人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②阳子从此番论述中幡然醒悟,得到“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③的感悟。美、恶作为一对对立哲学概念首现于《老子》中,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④,对于是否存在客观美、恶标准,老子没有给予过多论述,老子此思想意在批判世人对所谓美的过多偏执,及对恶的忽视。在老子看来,美、恶之间存在着转换。庄子所描述的逆旅之人显然是得道之人,逆旅之人对于世俗美、恶标准给予了批判,认为美、恶只是相对概念。老子与庄子对美、恶看法的不同在于前者指出美、恶是相对的,重在批判世人只执着于美,而忽视恶;而后者主张美、恶不仅仅是相对的,并且进一步认为不同生命个体应具有不同的美、恶标准。杨朱从逆旅之人对美、恶论述中得到启发,认为修养自我生命应当“行贤而去自贤之行”,从杨朱对此的认同中体现了其对老子自然与无为思想的延伸。贤与不贤的分歧是滞于名利的世俗看法,在杨朱看来,以名显于世是以名与贤对生命本性的损害,对其他生命个体而言也是一种损伤,此与杨朱生命个体思想相吻合。

  在《庄子》书中另一组记载杨朱的材料,是以批判杨朱的形式出现的,一方面反映了庄子对杨朱学说的定位,另一方面表明了庄子对杨朱学说中极端理论的批判。在庄子看来杨、墨是:

  骈于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而杨、墨是已。故此皆多骈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⑤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刘增光:孔子的心学与史学——钱穆《论语》学探微

下一篇:西汉重大案件的“集议”程序 “淮南王案”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