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春秋事语》应为《左传》的来源
《春秋事语》与《左传》存在较多相似之处,但认为《春秋事语》在《左传》之后,值得商榷。若干文献有相似度只能说明这些文献可能存在共同的“源”,不能判定谁前谁后。种种迹象表明,《春秋事语》应是《左传》的来源。
《左传》成书的来源问题一直是史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自马王堆汉墓帛书《春秋事语》公布后,不少学者注意到,《春秋事语》与《左传》相似,故认为《春秋事语》沿袭《左传》而来。
裘锡圭鉴于《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所载左丘明的传人“铎椒为楚威王傅,为王不能尽观《春秋》,采取成败,卒四十章,为《铎氏微》”,认为《春秋事语》是《汉书·艺文志》春秋家中《铎氏微》一类的书。
唐兰认为,《春秋事语》是不属《左传》系统的另一种古书,可能是《汉书·艺文志》中所说的《公孙固》十八章,也晚于《左传》(《座谈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文物》1974年第9期)。
李学勤认为,《春秋事语》将《左传》文字简化归并,本于《左传》而兼《谷梁》,属于早期《左传》学的正宗产品,为《左传》非伪作说提供了佐证(《帛书〈春秋事语〉与〈左传〉的传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 年第1期)。
笔者以为,《春秋事语》与《左传》存在较多相似之处,但认为《春秋事语》在《左传》之后,值得商榷。若干文献有相似度只能说明这些文献可能存在共同的“源”,不能判定谁前谁后。种种迹象表明,《春秋事语》应是《左传》的来源。
《春秋事语》旨在规劝贵族守礼
《春秋事语》的成书目的何在?张政烺认为,“这样的书当是儿童读本,讲些历史故事,学点语言,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春秋》、《世》、《语》等等作准备”(《〈春秋事语〉解题》,《文物》1977 年第1期)。如果《春秋事语》真是学生学习的读本,应做到两点:一是情节生动,有充分的可读性;二是说理简明扼要,寓善恶存褒贬于叙事。这样才能使得读本易于被学生接受,后世如吕祖谦为诸生课试之作的《东莱博议》、张居正为万历皇帝编纂的《帝鉴图说》,皆摘取典籍之中寓善恶存褒贬的生动文字,在文选之后加上编纂者恰如其分的按语。但《春秋事语》一方面只交代非常简略的事件梗概,仅何人何事,缺乏生动性;另一方面,通过嵌入评论人的点评表达编纂者意图,这些评论颇为深奥费解。因此,《春秋事语》的受众应不是儿童。
《春秋事语》中“礼”的色彩浓重。郭永秉指出,《春秋事语》各章内容大致意在教给读者历史上人君、贵族的成败经验教训,特别侧重于因失德、失言或不讲究策略计谋而招致祸端甚至导致灭亡的教训,并无明显的编辑体例(《〈春秋事语〉一至四章新释文与注释》,《湖南博物馆馆刊》2013年第10辑),这是合于实际的看法。
从春秋时代的历史背景看,事实上重德、不失言、讲究进退策略,就是周代的“礼”,春秋时代虽然有礼坏乐崩的现象,但不少人还把“礼”看作约束贵族行为的、天经地义的法则;到战国时这种观念才开始瓦解,正如顾炎武所说“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事语》恰与之吻合,一个非常鲜明的目的就是要教育贵族“知礼”;其阅读受众,也不应该只限于儿童,而是面对数量广大的受教育贵族群体。其手抄本在马王堆三号墓中出现,墓主人是成年的轪侯,也能说明该书的目的在于劝导诸侯王遵循纲纪、进退得体。
《春秋事语》表现出原始性
《春秋事语》在语言和编纂上都体现出很大的原始性。《春秋事语》每章各记一事,其中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张政烺说它分量轻,文章简短,在编辑体例上也乱七八糟。这是显而易见的。对比《春秋事语》与《左传》,不难发现《春秋事语》文句粗糙,《左传》经过作者仔细的打磨润色,情节也更为生动,如果流畅生动的《左传》在前,相对粗糙的《春秋事语》在后,且将《春秋事语》视为《左传》的文选,则不合情理。
值得注意的是,《鲁庄公有疾章》言“五月,公薨,子烦即立(位),公子庆父杀子烦而立公子启方”。据《左传》及《史记·鲁世家》记载,鲁庄公并非薨于五月,而是八月,日在癸亥。查《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鲁庄公三十二年为公元前662年,夏正五月辛酉朔,公历4月11日,第三日为癸亥;八月己丑朔,公历7月9日,无癸亥。则鲁庄公之死应为五月,可见《春秋事语》是夏正,而《左传》应是周正。
如果说《春秋事语》是《左传》选本,完全没有必要更改历法。王和认为,作为较早史料的《春秋事语》用了和《左传》不同的历法,到《左传》里进行了统合。《左传》中不乏统合历法的例子,左氏是鲁人,鲁用周正,故他于编辑《左传》时把取自别国的史料亦改为周正。但有时或者由于疏漏,或者由于难以改动,往往改之不尽,留下了史料出处的痕迹(《〈左传〉材料来源考》,《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