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欢迎访问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清代是“共时性君权”吗

2021-02-08 00:44分类:中国古代史 阅读:

 

  在最近数十年来美国清史学界陆续发展起来的多种新兴学说中,所谓的“共时性君权”应该是其中最为流行的理论或命题之一。这种理论最为通俗化的表述就是,清朝君主同时具备了下列多种身份,即对于汉人来说,他是恪守儒家道德观念的天子-皇帝;对于满洲旗人来说,他则是汗王或者族长;对于蒙古王公而言,他是遵循成吉思汗统治传统的可汗;最后在广义上的藏传佛教信徒看来,他又成了文殊菩萨化身的转轮王。上述诸种身份反映了清朝君主“平等”地采取各不相同的统治策略与文化手段以联络怀柔帝国治理下的多个族群。随着当下中外学术交流的日渐增多,“共时性君权”的理念也被有些国内学者所接受,并以之诠释清朝统治的基本特征。实际上,清朝君权的本质特征绝非这种看似新鲜时髦的舶来学说所能概括,以下试作剖析。

  在入关之后的大部分时间内,皇权的地位总是高于汗位,并非两者完全平等

  在入关之后的大部分时间内,皇权的地位总是高于汗位,并非两者完全平等。最能清晰而系统地反映清朝统治者自身君主观念的文献当属以“御制”名义官修编撰的系列辞书中的相关内容,因其编撰刊行属于贯彻清朝君主教化意志的产物,而非一般所说的纯粹文化工程,可以说它们的整个修撰过程皆处在君权的密切监督之下;尤其是书中的“君部”条目因为与君主的关系最为密切,必然成为最高统治者格外关注的对象,所以理应将其内容视为直接体现君主本身统治观念的产物。此外,这类辞书的编撰时限从康熙前期一直延续到乾隆时期,其中既有纯用满文进行语义诠释的早期初作,又有在以后的新修过程中陆续加入其它语种的合璧新著。同时,编修人员的阵容也相应涵盖满汉等多个民族。故该类辞书具备的如上特征恰如其分地反映出清朝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相互融合的时代特色。而该系列辞书中最为重要而典型的莫过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刊刻的纯用满文注释词义的首部官修满语辞书《御制清文鉴》、乾隆四十五年(1780)刊印的首次以满、蒙、汉三种文字相互勘照的《御制满珠、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和最后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编竣的以满、蒙、汉、维、藏五种文字彼此对照的《御制五体清文鉴》。

  这三种辞书的“君部”下均依次列出了九个标识君主的不同专称,三者的共同之处是源自中原王朝政治传统的天子-皇帝总是排在所有君主称谓中的头两位,其后才是来自北方民族政治传统的汗-额真,后二者分别对译汉语中的“君”与“主”。据此可知,无论是在距离满族入关相对较早的康熙年间,还是降至后来完全实现了全国一统的乾隆晚期,清朝君主头衔遵循的排位原则均是天子-皇帝优先于君(汗)-主(额真)。显而易见,这一排序的规则依据的是中原王朝的继往政治传统,即在这种君权观念中,天子和皇帝总是具有地位上的独尊排它性,我们或可将其定义为“普适性”君主头衔。君和主的地位相对来说,则要低其一等。这正像在以实行分封制为基础的西周至春秋时期,周天子以下的列国诸侯都可以被称为国君或邦君。在将曹魏尊为正统的《三国志》中,蜀吴两国的皇帝又一致被陈寿降格处理为“主”,以明示其与魏国君主独享的“帝”存在名分上的显著落差。故在这种君权理论下,仅有天子-皇帝才是惟一据有天命的最高统治者,而周边地区的其他大小统治者则被冠以地位相对次要的君、主、王等称谓名分。钦定辞书的如上次序安排显然体现出入关以后的清朝统治者已经完全接受了源自中原王朝政治传统的君权理论,故即使就满蒙各族来说,最高君主向他们灌输的依然还是首崇皇权的效忠理念,因此也正是在清代,皇帝一名才第一次直接以音译借词的形式进入到蒙藏语言中。不仅如此,清朝为了彰显自身君主形象的高大,还刻意在与外国签订的陆地划界条约即《尼布楚条约》《恰克图条约》的满文本中,径直以“中国大圣皇帝”或“大清皇帝”作为本国君主自称,反而将某某汗的称谓头衔施加在沙俄君主的身上,这等于是天子-皇帝高于汗-额真的君权理念由国内政治生活向国际外交领域的持续延伸。

  观察清朝君主名称的多元性时,有必要先分清哪些是“自称”,哪些是“他称”

  从早期的《御制清文鉴》到晚期《五体清文鉴》等官修辞书,其中的“君部”中有一耐人寻味的共同现象,像文殊菩萨化身和转轮王这类带有佛教化色彩的名号始终未被列入清朝君主的诸多正式名称中。这显然是对“共时性君权”所强调的清朝君主以此类形象示人(即使其针对的只是特定群体)的观点提出了十分不利的反证。这种现象提醒我们在观察清朝君主名称的多元性时,有必要先分辨清楚哪些是属于其主动的“自称”,哪些则仅属于对“他称”的一种接受,从而澄清这两类名称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各自所处的不同地位。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张玉兴:金国天命朝谜案解析

下一篇:顺治年间的北人南任与江南征服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