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欢迎访问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解码韩愈研究成果累累

2021-02-08 00:43分类:中国古代史 阅读:

 

  高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系唐文学家和哲学家,关于他的研究成果颇丰。本文特别关注改革开放以来,关于韩愈研究之硕果,采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视角,精选论文、概述新观点。

  韩愈(768-824)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早孤,由兄嫂抚养,刻苦自学。贞元进士。任监察御史,以事贬为阳山令。赦还后,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参与平定淮西之役。又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所作《原道》《原性》,强调自尧舜至孔孟一脉相传的道统,维护儒家的正统地位;又认为人性有上、中、下三品之分。但在《师说》中,则承认“人非生而知之者”,并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见解。其诗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为铺陈,好发议论,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从古至今,韩愈研究硕果累累。本文仅从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视阈,看其中的研究成果。

  《略论韩愈的反佛道斗争问题》(作者:史苏苑) 人大复印:《中国哲学史》1982年第2期,原发期刊:《中州学刊》1982年第1期

  韩愈反佛、道斗争之内容剖视。究其反佛、道斗争的成败问题,如单纯从韩愈反佛、道(主要反佛)的直接效果来看,确不显著,然而还需看到,以韩愈的地位和声望,运用起如椽之笔,抓住佛教的具体罪恶,加以深刻揭露,是不会不给其以打击的。

  概言之,韩愈的反佛道斗争具有进步意义,但是不彻底。

  《试论韩愈所谓的道》(作者:饶德江) 人大复印:《中国哲学史》,1983年第2期,原发期刊:《四川师院学报》1982年第4期

  韩愈以孔、孟之道为旗帜,是为了对当时盛行的佛老之道猛烈抨击,大加讨伐;韩愈宣传儒家之道,是反对藩镇割据,抨击宦官当权,主张兼济天下的;他奉行儒家之道,是领导古文运动的需要。

  韩愈的道以儒家学说为主,兼采先秦诸子百家之说;不但包含儒、法、墨、名和道家等百家思想,有时还指对某些规律或技巧的认识掌握。总之,韩愈的道含意甚广,复杂矛盾,值得肯定之内容较多。

  《论韩愈、李翱思想的历史位置》(作者:马良怀) 人大复印:《中国古代史》(一)1995年第4期,原发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1期

  生活于唐中叶的韩愈与李翱处魏晋玄学、宋代理学之间,二人的思想恰好充当了一个承前启后的桥梁、中介。

  韩李上承玄学之要旨,为消除儒、释、道三教的独立性,为解决个体欲望和社会规制间的矛盾作出了努力;为理学诞生奠定基础,规定了趋向;为玄学向理学发展架桥铺路。

  《论韩愈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作者:黄永年) 人大复印:《中国哲学与哲学史》1996年第4期,原发期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1期

  南北朝结束重归统一,中国社会又呈现新局面,韩愈则为此新局面呈现后应运而生的新人物,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其代表作《原道》提出《大学》所说“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实系上承孟子而下启宋明理学,经宋初柳开、穆修、尹诛的提倡,欧阳修等人更加以弘扬,对中国的士大夫下及近世知识分子有重大教育作用,属于应予发扬的优秀文化传统。

  《韩愈道论在经学史上的地位》(作者:章权才) 人大复印:《历史学》1996年第,6期,原发期刊:《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自中唐开始,思想和学术界泛起了一股对当时和后世具有重大影响的思潮,即所谓“明道”思潮。作为中唐时期的思想家、经学家,韩愈的道论就是在这样一种历史大背景下产生的。

  韩愈的经学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道论(明道、原道、道统和道学)当中。其论旨在对传统的儒家思想正本清源,试图构建一套适应封建社会后期需要的经学理论体系。

  韩愈的一生,是以“明孔孟之道”自许自命的一生,知行合一,一以贯之,难能可贵。由经学史的视角观之,韩愈明道理论的提出促进了宋之后明道思潮的泛起,导致孟子的地位,在两宋以后急遽上升。昌黎先生发扬《大学》旨意,对两宋之后退五经尊四书局面的形成起了大作用。

  《论韩愈的经济思想》(作者:张清华 张弘韬) 人大复印:《理论经济学》1999年第8期,原发期刊:《中州学刊》1999年第3期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刘成国:王安石日常行实疑难考

下一篇:谢晶:清律“家人共盗”的法思想源流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