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欢迎访问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论“肥子奔燕”及相关问题

2021-02-07 22:18分类:中国古代史 阅读:

 

  内容提要:“肥子奔燕”是东北亚走廊燕秦汉民族迁徙的较早实例,汉辽西郡“肥如”县得名与此有关。齐桓公“北伐山戎”后,“外迫蛮貉”的燕国利用异族“徕民”开拓、镇守新疆域。“絫”“无终”“徐无”诸县史源与“肥如”相类,居民主体为附燕的白狄族众或东夷后裔。“徕民”城邑布局与燕山南北上古民族交往关系密切,北朝“平州三道”之滥觞至少可溯于此时。异族“徕民”的尚武特质,有助于走廊社会汉代“雕捍”民风的形成和众多名将的孕育,“秦汉已来”“山西出将”的历史观或可得到有益补充。探讨“肥子奔燕”与相关问题,对燕秦汉“北边”民族、城市、交通、文化地理研究不无裨益。

  关 键 词:肥子奔燕 肥如 徕民 令疵 平州三道 出将

  作者简介:王海,渤海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秦汉史,东北地方史。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6CZS024),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L15BZS004)。

  《汉书·地理志》“辽西郡”“肥如”县条,①注引应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也。”②关于“肥子奔燕”的背景,先秦文献有记载。《左传·昭公十二年》曰:“晋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秋八月壬午,灭肥,以肥子绵皋归。”③“肥子奔燕”应在鲁昭公十二年(前530)“秋八月壬午”后的某段时间。“肥如”是归附于燕国的“肥子”封地,当得名于“肥子之往(如)”。《中国历史地图集》(下简称《图集》)将汉肥如县治标在今青龙河(玄水)与冷口沙河(卢水)交汇处稍北、迁安市以东万军山一带。④“肥子奔燕”是关于东北亚走廊燕秦汉时期民族迁徙的实例之一,然其时其地的民族迁徙并不止于此。这种有组织、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随后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的交融,势必会对走廊社会乃至整个秦汉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值得研究者关注。

  一、“肥子奔燕”正解

  “肥子奔燕”与鲁昭公十二年(前530)晋国“入昔阳”“灭肥”的军事行动密切相关。《左传》所载晋军此次“灭狄”行动,前贤多有关注且曾做出详解。晋人杜预曰:“鲜虞,白狄别种,在中山新市县。昔阳,肥国都,乐平沾县东有昔阳城。肥,白狄也。绵皋,其君名。巨鹿下曲阳县西有肥累城。为下晋伐鲜虞起。”⑤唐人陆淳曰:“冬,晋伐鲜虞,因肥之役也。旧说,昔阳,肥之邑也。绵皋,肥子名。鲜虞,肥之与国也。”⑥杨伯峻先生亦认为:“昔阳在今河北晋县西,孔疏引刘炫说,谓昔阳即是鼓国之都城。此入而未灭,至二十二年乃灭鼓。肥,国名,盖鼓与肥皆鲜虞属国,故《经》言‘晋伐鲜虞’;十五年‘围鼓’,《传》亦云‘伐鲜虞、围鼓’,皆以‘鲜虞’贯之。肥在今河北藁城县西南七里。或云,今山西昔阳县东冶头镇有肥子故国城。今河北卢龙县西北有肥如城,山东有肥城县,盖皆晋灭肥后,肥民散处之地。江永《考实》谓燕封肥子于卢龙,不足据。”⑦

  学界对晋“灭肥”的认识存在分歧,主要集中在对“昔阳”的理解上。就其所在而言,杜预认为,昔阳位于“乐平沾县”(今山西昔阳县境);杨伯峻则认为“昔阳在今河北晋县西”。就其性质来说,杜预、陆淳认为昔阳乃“肥国都”“肥之邑也”;刘炫则“谓昔阳即是鼓国之都城”,孔颖达、杨伯峻赞同其说。有关“昔阳”的分歧亦即有关白狄之属的“肥”人最初活动地域的分歧。认为“肥”人最初活动于今山西境内者(如杜预),视“昔阳”为其人所居之邑;认为“肥”人最初活动于今河北境内者(如杨伯峻认为“肥在今河北藁城县西南七里”),则视“昔阳”为他人(鼓)所居之邑。“肥”人的最初活动地域问题涉及“肥子奔燕”的源起。杨伯峻先生“昔阳在今河北晋县西,孔疏引刘炫说,谓昔阳即是鼓国之都城。此入而未灭,至二十二年乃灭鼓”的看法,值得商榷。

  何光岳先生在讨论“白狄的分布与迁徙”时,说到“肥氏”:

  杜预《集解》:“昔阳,肥国都,乐平沾县东有昔阳城。”《读史方舆纪要》:“山西平定州乐平县东50里有昔阳城,肥国都也。”沾县即昔阳故城。段连勤说:杜预注《左传》时,又提出一个肥氏的分布地,即巨鹿下曲阳县的肥累城。应劭注《汉书·地理志》,在下曲阳县条下注说:“下曲阳县有鼓亭,有昔阳亭。”肥累城在今河北省藁城县西南,昔阳亭在今河北省晋县西北,春秋末年均为白狄鼓氏属地,二地西距山西昔阳数百里,且有井陉阻隔其间。肥氏为白狄诸部中较小的部落,其分布地似不应广大如此。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认为肥累城为公元前530年晋灭肥时肥氏族众散处之地。公元前520年晋灭鼓氏,依鼓氏而居的肥氏又复奔逃,一部向东北逃至今河北省卢龙西北一带,一部分向东逃至今山东省肥城县,大部分逃依鲜虞氏……据此,则晋初灭之肥,在今山西昔阳县东50里昔阳故城,南有肥水。肥国被逼东迁依鼓国,居于藁城西南肥累城。后晋又灭鼓,肥氏北逃于燕,被封于肥如,即今卢龙县西北。其余肥人则南逃肥乡,依齐国……⑧

  相比杨伯峻的观点,顾祖禹、何光岳的看法或更接近史实。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清代永定河及东西淀争地纠纷的类型与实质

下一篇:西夏时期的陆上丝绸之路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