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礼:宋元易代之际的南宋士大夫
内容摘要:自西周以来,在分封制中就有大夫和士的等级,当时的士、大夫和士大夫,既习文,又不摒弃武事,所以并无严格的文武之分。魏晋以后到唐代,随着察举制和科举制的盛行,具有一定文化知识而入仕的士人大增,士大夫逐渐成为文臣的专称。赵宋政权建立后,通过改革科举制度,造就了大批以科举入仕的士大夫。进入南宋,浙东地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近京畿的有利条件,更多的士人通过科举进入士大夫行列。宋元易代之际,士大夫中主要形成了三种政治态度:坚持抗元,直至殉国;隐居山林,拒绝征召;归降元朝,成为貮臣。其成因有三:一是“华夷之辨”的认识和儒家思想的教育;二是力图通过文化优势,消极反抗元政权;三是南宋尚武精神的缺失,一些人在元朝的威逼利诱下,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屈辱投降的道路。其中,持第二种政治态度的士大夫占了绝大多数,以王应麟、黄震、胡三省为代表浙东士大夫,可以作为他们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宋元易代 南宋士大夫 浙东地区 政治态度
作者简介:何忠礼,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浙江 杭州 310028 何忠礼(1938- ),男,浙江绍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宋史。
一、中国古代士大夫含义的变化
士、大夫这两个称呼,早在西周时已经出现,但其含义与后来所称之士大夫大相径庭。当时他们只是分封制度下作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个贵族等级中地位最低的两个等级。大夫和士虽地位不高,但天子、诸侯和卿除了享有封土和人民以外,几乎不问政治,而将治理百姓、管理刑狱财赋、出兵打仗的事务分别交由大夫、士和某些武臣处理,士和大夫在诸侯国中作用之大,也就不言而喻。当然,这时候的大夫或士,只有职务上的分工,并无文武上的区别。
春秋后期至战国,士的力量逐渐壮大,出现了学士、策士、方士等,某些庶民因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上升为士,士的作用甚至超过了大夫。不过,当时尚未有将士和大夫前后相连的叫法,士和大夫的知识和技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如作为贵族后裔的孔子,他深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又以六艺教育学生,所以在孔门72弟子中,就不乏文武双全之人。
大约到战国时期,随着分封制的衰落,士大夫的称呼正式出现。据史书记载,公元前314年,秦为拆散齐楚联盟,愿意献出商于之地600里,使楚断绝与齐的关系,楚王为此欣喜不已,“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楚王曰:‘不谷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1]卷四 这条史料说明,当时的“士”与“大夫”已经连在一起作为一种单独的称呼。但是,既然“士大夫”等同于“群臣”,那么战国时期的“士大夫”依然不分文武。
西汉建立后,人们习惯于借用旧称,将地位崇高、只是坐而论道而不负责具体事务的王、三公以外所有文武百官和智能之士,统称为士大夫。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有“高帝亲率士大夫,始平天下”的记载。[2]卷一○ 公元前198年,汉高祖下诏曰:“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贤士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3]卷一 三国学者王肃,在论及古代官制时,称引他书,并据此解释道:“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4]卷一三 又,《汉书》称赞卫青云:“大将军遇士大夫以礼,于士卒有恩。”[3]卷四五 以上所言之士大夫,当然也都包括了武臣。
东汉时,士大夫依然不分文武。建武元年(25)四月,诸将多次推戴刘秀登上帝位,刘秀假装不允,前将军耿纯进言道:“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今功业即定,天人亦应,而大王留时逆众,不正号位,纯恐士大夫望绝计穷,则有去归之思。”[5]卷一 三国时,诸葛亮劝刘备称帝,也有类似表述,他说:“今曹氏簒汉,天下无主,大王刘氏苗族,绍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随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如(耿)纯言也。”[4]卷三五 以上所称之士大夫,同样包括了文臣和武将两种人。这种情况,直到魏晋后逐渐有所变化。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