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欢迎访问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陈跃:1691年多伦淖尔会盟始末

2021-02-08 00:42分类:中国古代史 阅读:

 

内容摘要:明末清初,居住在我国北方和西北方的蒙古族分为漠北喀尔喀蒙古、漠南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其中,喀尔喀蒙古分为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和札萨克图汗部三大部,厄鲁特蒙古分为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和杜尔伯特部四部。雄才大略的康熙帝坚持和睦亲善的民族政策,通过多伦淖尔会盟,妥善处理了土谢图汗与札萨克图汗之间的矛盾,协调两部关系,并以颁发汗号、赏赐爵位及民众编旗等方式,实现了统一喀尔喀蒙古之目的。平定噶尔丹势力后,漠北恢复安定,清政府遣送喀尔喀蒙古各部重返各自牧场,在乌里雅苏台设驻防将军,在科布多设参赞大臣,进一步加强对蒙古的统辖,维护了北部边疆安全,并为乾隆年间统一西域打造了从北路出击的前进基地。

关键词:喀尔喀;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多伦淖尔;车臣汗;漠南蒙古;尊丹巴呼图克图;长城;亲征;

作者简介:陈跃,江苏徐州人,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历史地理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中国边疆史地、清史、环境史。

  明末清初,居住在我国北方和西北方的蒙古族分为漠北喀尔喀蒙古、漠南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其中,喀尔喀蒙古分为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和札萨克图汗部三大部,厄鲁特蒙古分为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和杜尔伯特部四部。

  清朝非常重视与蒙古族的关系。早在入关前,漠南蒙古已经归附清朝,接受封号,保持联姻关系。喀尔喀蒙古和厄鲁特蒙古也与清朝维持密切联系。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出兵平定察哈尔,悉定漠南蒙古,遣使宣捷于喀尔喀蒙古。崇德三年,喀尔喀蒙古就向清廷进献方物,皇太极下诏定制,三部岁献“九白之贡”(白驼一头,白马八匹)。顺治十二年(1655),图谢图汗之子察珲多尔济、车臣汗之子巴布、札萨克图汗诺尔布及赛音诺颜部丹津喇嘛遣使乞盟。清政府赐盟于宗人府,设喀尔喀八札萨克,分左右翼,对其羁縻而治。

  和硕特部首领兼厄鲁特蒙古盟主的固始汗(又译顾实汗)图鲁拜琥早在崇德二年向皇太极遣使进贡,建立与清政府的联系。顺治三年,顺治帝赐固始汗以甲胄弓矢,令其统辖厄鲁特诸部。十年,顺治帝封图鲁拜琥为“遵行文义敏慧固始汗”,赐金册、金印。

  17世纪初,准噶尔部在其首领巴图尔珲台吉的带领下,逐渐强盛,进而威逼其他三部。土尔扈特部大部向西迁移至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和硕特大部也迁居至青海地区。准噶尔部遂控制了杜尔伯特部及和硕特、土尔扈特部未迁走的部众。历经巴图尔珲台吉、僧格两任首领后,僧格之弟噶尔丹夺取准噶尔部统治权。此后,随着准噶尔部势力大增,噶尔丹逐渐向外扩展,南灭叶尔羌汗国而统一西域,一度侵犯西套蒙古(见文末名词解释)。势力强盛的噶尔丹于康熙十六年(1677)自称“博硕克图汗”,并于康熙十八年遣使至京进奉,请求清廷承认其汗号。康熙帝接受其贡品,加以赏赐,但否认其汗号。确立了对西域的统治后,噶尔丹拓展领土的野心也随之膨胀,他蓄谋吞并漠北喀尔喀蒙古。

  噶尔丹侵占漠北与喀尔喀诸部南迁

  康熙二十五年,噶尔丹侵犯西套蒙古和硕特部鄂齐尔图汗时,喀尔喀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先出兵救援,后又与鄂齐尔图汗之孙罗卜藏阿拉布坦联姻。这引起噶尔丹对土谢图汗的怨恨。此后,土谢图汗藏匿了札萨克图汗沙喇的逃亡部众,两部由此产生纠纷,这为噶尔丹从中挑拨提供了可乘之机。

  康熙二十五年八月十六日至二十三日,为协调土谢图汗与札萨克图汗的矛盾,康熙帝派理藩院尚书阿喇尼带札萨克图汗赴库伦与土谢图汗会盟,由达赖喇嘛派出的使者噶尔旦西勒图从中调解。不过,土谢图汗并没有赴会,而是派其弟即喀尔喀的宗教领袖哲卜尊丹巴呼图克图参加。虽然阿喇尼极力劝说喀尔喀三部蒙古应并力捍御,切勿骨肉相残,致为他人吞并,但因哲卜尊丹巴呼图克图要求与噶尔旦西勒图地位相同且拒不交还札萨克图汗的部众,此次会盟并未获得实质性成果。(《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虽然清政府积极协调喀尔喀三部和睦,但噶尔丹却不愿看到三部的团结而暗中挑拨离间。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噶尔丹一面斥责哲卜尊丹巴呼图克图不尊重达赖喇嘛,一面与札萨克图汗沙喇会盟,挑唆后者与其会兵一处,合兵进攻土谢图汗部。不料,土谢图汗抢先出兵,袭杀沙喇,并追杀噶尔丹之弟多尔济札卜。这样,噶尔丹与喀尔喀的矛盾已经尖锐化,为噶尔丹侵入漠北提供了借口。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唐六典》的性质与制度描述方式

下一篇:孙英刚:魏晋南北朝时期知识与信仰的再造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