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欢迎访问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重生:蟾蜍石圈墓的文化内涵

2021-02-07 21:27分类:中国古代史 阅读:

 

  2018年6—10月,为配合公路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抢救性发掘了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爱新舍里镇的阿布散特尔墓地。该墓地主体墓葬的文化属性为索墩布拉克文化。索墩布拉克文化是主要分布于新疆伊犁河谷的一支以彩陶著称于世的早期铁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

  新疆首例蟾蜍石圈墓

  阿布散特尔墓地的墓葬地表形态多为石环圈形状,出土罐、钵、壶等陶器以及青铜马具、扣饰等遗物。在发掘的88座墓葬中,Ⅰ号墓群A区第27号墓(ⅠAM27)的地表形态殊为奇特。该墓葬位于墓地西部边缘区,墓口上方的原地表摆放内外两周石圈。其中,外圈直径8.0米、宽1.0米、高0.2米,与内圈相隔1.0米。外圈的西部正中位置,摆放了一尊形似蟾蜍的硕大卵石。蟾蜍石前肢撑地,头朝东微微昂起,整体形态呈蹲踞状。蟾蜍石体量较大,露出地面的部分经过长年的风吹日晒,颜色乌黑锃亮。这些特征使其迥异于构成ⅠAM27地表石圈的其他小块卵石,在整个外圈中位列正中主位,呈现“独尊”之势。

  ⅠAM27墓向240度,墓室开口在原生砂砾层下,平面呈圆角长方形,长2.2米、宽0.6米、深1.2米,室内填充黄土、砂砾、卵石等。墓室内,人骨骨骸大多集中于墓底中部偏东处,发掘过程中未见被明显扰动痕迹,且不见随葬品。发掘者初步推断,墓主疑似二次迁入葬。值得注意的是,ⅠAM27的墓坑走向与蟾蜍的方向基本一致,均为东西向。检索既往发掘资料,这是新疆考古中首次发现的在墓葬地表石圈内人为有意摆放蟾蜍石的葬俗,可谓罕见。因此,我们将这一新发现的墓葬形态命名为“蟾蜍石圈墓”。

  中原蟾蜍文化的物证

  这座蟾蜍石圈墓的年代大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战国时期。在新疆史前考古发现中,此前尚未见到过蟾蜍造型物出土。那么,这座石圈墓上的蟾蜍造型,究竟来自哪里?

  实际上,中国崇蟾习俗可谓源远流长。自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我国先民就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蟾蜍进行造物或装饰。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出土的陶罐上就浮雕有“蟾蜍纹”和“蛇衔蟾蜍纹”,它们背部被戳满小坑窝,以喻蟾蜍身上的疙瘩。陕西临潼姜寨遗址的仰韶文化和河南陕县庙底沟文化的先民,亦在彩陶盆上绘饰蟾蜍图案。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和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也都出土有玉蟾。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蟾蜍造型和纹饰,具有强烈的象生写实风格。

  在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先民很可能以蟾蜍(蛙)为图腾,其彩陶的主体纹样之一就是蟾蜍纹(蛙纹)。但此时的蟾蜍纹(蛙纹)已从“具象蛙纹”演变为“抽象蛙纹”,它着重表现蟾蜍(蛙)的肢爪,并具有了格律化和符号化的风格,故又被称为“拟蛙纹”“变形蛙纹”“蛙肢纹”“蛙人纹”等。

  夏商周时期,我国出现了更多的青铜质、陶质、玉质、绿松石质的蟾蜍造型。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过一只匍匐状铜蟾蜍;上海博物馆馆藏商代晚期的青铜卣形器上,就装饰了蟾蜍纹,蟾蜍纹背部作格状,以象征其身上凸起的疙瘩;陕西城固县五郎庙出土一件商代晚期青铜钺,钺身中央镂刻了一只肢体分明的伏蟾形象;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宫殿区出土一只造型奇特的灰陶蟾蜍,蟾蜍全身用细线雕刻出疙瘩纹;江西新干大洋洲遗址和山东滕州前掌大遗址亦出土过商代绿松石质的蟾蜍。综观出土的夏商周时期蟾蜍造型,它们均四肢屈回有度,生动形象,有着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将蟾蜍作为图腾崇拜,体现了我国先民对于生命繁殖的渴望。蟾蜍一次可产卵数千枚,古人在惊异于蟾蜍极强繁殖能力的同时,也渴望自身多子多孙,宗族人丁兴旺,于是自然对蟾蜍产生了无限的敬仰和崇拜。不惟生殖崇拜,在蟾蜍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又渐次融入了祈雨、辟邪、升仙、长生不死、月亮崇拜、阴阳和谐等新的文化内涵。

  蟾蜍造型作为中原地区的一种传统文化符号,出现在伊犁河谷的索墩布拉克文化中,应当是战国时期中原蟾蜍文化向西域地区的传播、延伸和拓展。蟾蜍文化的西渐有可能是伴随着人群的迁徙而来,也有可能是蟾蜍信仰逐次远播伊犁河谷,并嫁接于当地的丧葬习俗而最终开花结果。虽相隔万里,新疆蟾蜍石圈墓的主人却与中原地区的汉文化共享了同一种文化符号,这虽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实质上,早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新疆地区就同中原大地保持了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商代时期,中原同西域就存在着玉石贸易。而早期铁器时代伊犁河谷曾繁荣一时的彩陶文化,也极有可能是通过彩陶之路,从中原和甘青地区一路传播而来。此次伊犁河谷蟾蜍石圈墓的发现,又为史前丝绸之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增添了新的可靠证据。

  体现“死而复生”观念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清末都察院在京控中发挥重要功用

下一篇:信息渠道的通塞:从宋代“言路”看制度文化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