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欢迎访问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唐前期色役的番期与役期

2021-02-07 21:18分类:中国古代史 阅读:

 

  关于唐代色役,鞠清远认为:“政府指派特定人丁,与官吏,或各机关,以备服役,或供输一定数量的钱物,作为官吏的俸料中的一部分,或维持保护每种机关的,在唐代有一种名称,对于服役,称之为‘色役’,对于所纳的钱物,称为‘赀课’。”①准确界定了色役服务于官吏个人或专门机构的特殊性质以及不役纳资的特征。以两税法为界,色役在唐代前、后期变化非常大,正如唐长孺所言:“自两税法施行后,色役这个专词的内容发生了变化。那时色役与差役、差科往往互称,实际上成为杂徭的代用语,或者包括了杂徭和差科。而且凡称色役均指见役,并不具有不役纳资课的特征。”②本文将讨论的时限放在唐代前期。

  关于唐前期色役,有的学者否认其独立役种地位。如杨际平就认为:“唐前期的所谓‘色役’实际上就是正役、杂徭的一种使用形式,而不是独立于正役、杂徭之外的另一种徭役。”戴建国也称:“唐代前期,色役只是一种泛称,泛指各种番役和杂徭在内的各种役使。”③但大多数学者还是将色役作为独立役种看待。如王永兴认为唐前期色役“是人民对国家担负的徭役”;张泽咸也明确主张色役是有别于杂徭的另一项徭役名称;唐长孺虽然认为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所有色役都属于杂徭,但不否认色役作为独立役种的地位。④日本学者则多将色役单独称为“差役”、“杂役”或“番役”,⑤更有学者直接称其为色役,如小笠原宣秀和西村元祐将唐代力役分为庸和岁役、杂徭和色役。⑥渡边信一郎则将唐前期役的种类和层级划分为正役以及与之相表里的杂徭、军役、色役及临时差科。⑦鉴于服色役者有固定役期,且免杂徭,本文倾向于将色役作为独立役种看待。

  唐前期色役颇为复杂,迄今有些关键性问题尚需厘清,番期即是其中之一。程喜霖对色役番期研究较多。他从吐鲁番文书入手研究唐代烽子番期,认为唐代“烽子的役期是二年,在二年役期内须每月上番,番期十五日”。⑧这些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唐代色役番期问题奠定了基础,但对烽子番期的考证毕竟属于个案,相较唐前期诸多色役而言,仅是冰山一角;且程文虽然认为烽子番期为15日,但对如何轮番并未深究。在研究唐代烽堠制度时,他认为烽子在二年役期内须每月上番。⑨倘若如此,按每月番期15日计算,烽子一年中就会有180天都在服役,显然与事实不符。故他在后来研究中修正称“每次上几番并无常制,似仍依地区远近的实际情况而定‘番第’”。⑩这一说法虽较前述公允,但仍留下烽子轮番细节的追问空间。除程喜霖外,尽管也有众多学者在研究中涉及唐代色役,但受主旨所限,都未对番期问题作细化考察,致使对色役番期的解释不一。如将有关唐代色役的各种时间记载,包括一旬、15日、月番、45日、一年甚至二年、四年等,都直接看作番期;或者按色役轮番来计算番期,如分两番的色役,番期为6个月,四番番期为3个月,五番为73天。(11)这些认识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唐前期为严格的律令制时代,色役番期如此无序显然与其时代特征相悖;同时,中国古代是农本社会,服色役者主体是农民,连续几个月服役势必会影响农业生产,故实际服役不应该有这么长时间。由此可见,唐代色役番期问题亟待厘清,这不仅关涉对色役的深层认识,也有助于对唐代国家征役制度的整体考察。

  一、番期与役期:色役运行中的时间区别

  色役番期是指色役轮番时段,而役期则是具体服役时间,二者容易混淆。在唐前期西州,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大量烽子到烽铺上烽的记载。关于烽子,唐代《烽式》称:

  凡掌烽火,置帅一人、副一人,每烽置烽子六人,并取谨信有家口者,充副、帅,往来检校。烽子五人,分更刻望视,一人掌送符牒,并二年一代。代日须教新人通解,始得代去。如边境用兵时,更加卫兵五人兼守烽城,无卫兵则选乡丁武健者给仗充。(12)

  《烽式》中明确规定,在没有卫兵的情况下烽子可由乡丁充任。吐鲁番出土的雇人上烽契中,被征当番的烽子除卫士外,大部分是均田制下的丁男。(13)由此可见,烽子不仅是唐代府兵卫士番上职守,也是百姓服役内容之一。关于唐代烽子服役性质,程喜霖认为属于杂徭;(14)但唐长孺依照烽子两年而代、有固定番期且中男配烽子可免杂徭等特点,认为它“更像是色役”。(15)本文采纳后者意见,将烽子看作色役。

  程喜霖认为烽子的番期是15日,其依据有三:其一,在吐鲁番出土雇人上烽契中,每次雇人上烽都是15日,因此认为15日为烽子番期。其二,日本养老《军防令》中烽铺配烽子4人,2人为一番,据此推断每番15日。其三,《唐西州上烽文书》中每人3番,总计45日上烽,那么烽子番期也应该是15日。(16)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商族探源在争论中走向第三次突破

下一篇:鉴古知今 学史明智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