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欢迎访问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从释褐看北魏“膏腴”群体的身份特质

2021-02-07 21:17分类:中国古代史 阅读:

 

  内容提要:古语“膏腴”一词常指代名门贵胄,北魏士族化改革把它变成阀阅序列中的等级。出土墓志资料显示,三代世资均值在象征中央核心权力层的三品以上方能入围,涵盖胡汉顶级高门。墓志所载膏腴履历中的释褐信息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其身份特质,他们凭借超品或一品乡品,以旧令五品、新令正八品以上的各类清官登仕,起家年龄约20岁,整体档次介于皇室宗亲与乡品二品士族之间,处于士族阶级的上层。膏腴植根于唯门第是从的中古贵族主义的土壤,贯彻家世流品的原则,是北魏门阀化改革的制度成果。

  关 键 词:北魏 门阀士族 膏腴 释褐 家世流品 墓志

  作者简介:刘军(1979- ),男,辽宁抚顺人,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项目成果: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行国体制研究”(14D031)。

  中国古人常用“膏腴”一词形容华美高贵的家族门第。如《晋书》卷七五《王湛附王国宝传》:“除尚书郎。国宝以中兴膏腴之族,惟作吏部,不为余曹郎,甚怨望,固辞不拜。”[1]1970出身膏腴的王国宝挑剔职位,说明家门势力的尊显。少数民族王朝北魏沿袭魏晋惯例,特别是在士族化风潮狂飙疾进的洛阳时代(公元494至534年),膏腴由约定俗成的习语变成阀阅等级制度中固定的一级,这是中古士族制发展历程中的大事。已公布的出土墓志资料频见该词。例如《杨颖墓志》:“君籍胄膏腴,朱组重映。”[2]61《杨泰墓志》:“君负润膏腴,承华庆绪。”[2]101《元洛神墓志》:“虽复生自膏腴,故亦宿闲颜训。”[2]219《陆绍墓志》:“君承膏腴于北都,联缀葩于南京。”[2]235《穆绍墓志》:“东夏膏腴,北蕃殷阜。”[2]284《王令媛墓志》:“藉此膏腴,挺兹窈窕。”[2]358《郑夫人墓志》:“世擅膏腴,家传冠盖。”[2]377《萧正表墓志》:“王以天下膏腴,莫尚京邑。”[2]379传世正史亦载,广平郡望宋弁“性好矜伐,自许膏腴”[3]卷六三,1416。可见,膏腴也是北方名流睥睨群伦的资本。那么,北魏谓之“膏腴”的群体究竟是何种身份,在上流社会处于哪个位置,到底享受什么权利,在政坛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此便可透视北魏统治集团的构造和士族门阀体制的机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唐长孺先生的《论北魏孝文帝定姓族》[4]79和祝总斌先生的《试论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5]155两文对此皆有所涉及。笔者试在此基础上,借助翔实记录时人门阀观念与家世履历的墓志资料,继续探索膏腴群体的身份特质。

  把握中古史上某个特定人群的性格,通常要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和社会各层面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扫描,以期获得相对客观、准确的定位。实际上,在严格贯彻流品信条,即根据家世背景攫取相应资源并由此构筑身份壁垒的六朝时代,融汇体制内外诸多元素而产生的出身等第集中反映在仕途起点——释褐或起家问题上。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对此早有明论,氏著《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中有三处表述值得高度重视,即:“连接九品官制和中正乡品的是起家之制。在现实中规定贵族门第高下的,除此起家之制外,别无其他。这在当时的社会里,大概是大家都十分清楚而无须特别指出的情况。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变得最为模糊不清。”“大凡贵族主义的想法是诞生决定一切。出生于名门之子,不管他的相貌和体重如何,光是出生于名门这一事实,就决定了他是贵公子。起家是一种诞生。起家官如何决定了在贵族官僚社会中贵族性的高低。上述肉体的诞生于此方获得社会的承认。因此,自流内起家或者从流外起家,成为大问题。划分流内和流外界线的作用,便在于起家之际给他打上是否出生于门地二品的烙印。”“对于贵族而言,起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啻在贵族官场的诞生。贵族因为出生在贵族之家所以是贵族,但是,实际获得官场承认便是起家了。不可思议的是,起家的重要意义一直被内外学界所忽视。贵族要通过起家,才在官场被承认为贵族。而且,是什么等级的贵族,也是由起家官职决定的,其意义重大。”[6]3,202,346-347概括得知,起家既是朝廷甄别士庶流品的凭证,也是衡量家格门第的准星,在阀阅社会极具体制标识意义,无视起家之制,便难以理解中古士族制的层次框架。鉴于此,笔者着眼于膏腴子弟的释褐起家,背衬北魏士人登仕之整体梯次①,以期清晰展现该群体的阶级属性和时代风貌。

  一、北魏膏腴群体的身份界定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清官修《明史》对万历朝鲜之役的历史书写

下一篇:明代私盐弛禁引发治理难题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