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欢迎访问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明清以来河西走廊水利社会特点

2021-02-07 20:59分类:中国古代史 阅读:

 

  水利史致力于研究历史时期水利活动和水利事业发展的过程及规律。在此基础上,近年来,相关学者强调探讨人水互动的“水历史”。“水历史”的研究,除注重从自然和生态角度分析水问题以外,更为关注将水与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揭示以水为中心延伸出来的区域性社会关系。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天然降水匮乏,高山积雪融水汇集而成的河流是其重要水源,如发源于祁连山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等。在水源形成、管水制度、农业发展、社会治理和环境变迁等方面,河西走廊具有显著的地域特性。在人水互动的“水历史”视角下,明清以来河西走廊水利社会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点。

  其一,高山积雪融水是水利事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河西走廊因天然降水匮乏,农业仰赖水利灌溉,社会发展皆围绕水而展开,所谓“水利者,固民生相依为命者也”(《镇番遗事历鉴》卷12),从而形成“以水为中心”的社会。从水源角度看,河西走廊水资源短缺,天然降水及井泉之利不足,高山融雪及山区降水汇成之河流是该区水利事业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水源。《甘肃通志稿·舆地》称:“祁连山,四时积雪,春夏消释,冰水入河以溉田亩,郡人赖之”,“以河西凉甘肃等处,夏常少雨,全仗积雪融流分渠导引溉田。”因此,河西民众“恒以冬季降雪多寡卜明年丰歉”(《甘肃省志》第3章)。

  由于天然降水无法满足河西地区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非灌不殖”。故该区极其重视水利建设,水利成为区域社会发展的命脉。《镇番县志》载其“地介沙漠,全资水利,播种之多寡,恒视灌溉之广狭以为衡;而灌溉之广狭,必按粮数之轻重以分水。此吾邑所以论水不论地也”,水利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民国《甘肃河西农村经济之研究》亦称“河渠为河西之命脉”,“昔人谓‘无黑河则无张掖’,扩而广之,亦可谓‘无河渠则无河西’”。高山积雪融水的水源特性,是河西走廊水利社会区别于学术界提出的“库域型”“围垸型”“泉域型”等水利社会的重要特点。保护高山积雪融水,成为该地区水利事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其二,水资源使用和管理的季节性比较明显。河西走廊地表径流的重要补给源于高山融雪,其水源季节性明显,流量不稳定。据民国《河西荒地区域调查报告》,该区“水量之大小,皆视融雪之多寡及融雪之时期而定”。冬春天寒,积雪不融而无法下流,各河皆涓涓细流,不敷灌溉。至四五月间,初次发水,水量亦不大。到秋初,积雪完全消融,水量快速增大。水源的季节性特点决定灌溉用水的季节分布不均,春季少而夏秋多。春季正值灌溉用水时节,因水少往往导致争水事件的发生。而夏秋水量猛涨,又易造成水患,所谓“水微则滞,水涨则溢”(《续修镇番县志》卷4)。

  河西走廊用水与水资源管理同样呈季节性特点。例如,在该区分水规章中,春秋两季水利管理重点不同,春季侧重分水,秋季则侧重排水。民国《甘肃河西经济之研究》记载,“三月初旬,河冰已消,清明开始播种,农民可任意浇水,谓之‘春水’,至立夏则正式‘分水’,由渠正、渠长请本县县长亲临现渠渠口,依照规定尺寸、数量分配各渠。”“当盛夏水涨或闸坝坍塌,渠水泛滥需巡查修筑。”春季用水紧缺,官府采取诸多措施保证合理分水。夏秋季节,大水冲垮渠道、淹没村庄,则修渠清淤、预防水患的任务尤为繁重。显然,水源季节变化及水量不稳等,导致河西走廊用水制度等也呈现出季节性特点。故,遵循季节变化的特点,是河西走廊水资源使用和管理的关键。

  其三,水利管理体系关乎绿洲灌溉农业的兴衰。河西走廊有悠久的绿洲灌溉历史,形成了较为完备和细致的水利管理体系。据《汉书·沟洫志》载,汉代就在河西走廊广开渠道,“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另据《敦煌悬泉汉简释粹》Ⅱ0213③:4简:“民自穿渠,第二左渠、第二右内渠水门广六尺,袤十二里,上广五。”可见,早在汉代,水利灌溉与管理在河西走廊就已有效展开。

  时至明清,水利兴修和管理体系日益细化。河西各县形成了完善严格的均水法规,按粮均水、按夫分水、点香分水等水规水法普遍推行。各地之坝口宽窄、浇灌时刻、轮浇次序等,皆有严格规定,史载“渠口有丈尺,闸压有分寸,轮浇有次第,期限有时刻”(《五凉全志》卷1)。又据《东乐县志·地理志》:“全县水利率皆按粮定时,惟海东水利虽按田亩远近、粮石多寡分配昼夜,而实则粮水不合,每昼夜分作十分,凡厘毫丝忽小数均按分数推算。”河西走廊分水时刻已细微至分毫,其分水制度的严格性可见一斑。维护和完善水利管理体系,成为绿洲灌溉农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马可·波罗游记》所载元代海船补考

下一篇:2019年明史研究述评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