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欢迎访问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美国学术界对马丁路德金的研究

2021-02-07 23:15分类:世界现代史 阅读:

 

  内容提要:美国学术界围绕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相关的学术论著和档案资料可谓是汗牛充栋。自1980年代以来,在新社会史的影响下,学术界不断突破以金为中心的叙事模式。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金在地方民权斗争中的领导作用被高估,金对民权运动的贡献主要是在思想上。随着档案资料整理的进行和学术研究的深入,金的负面问题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

  关 键 词:马丁•路德•金 档案文献 思想贡献 语言表达

  作者简介:谢国荣,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马丁•路德•金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著名领袖。

  1957年,金和其他民权活动家一起组建了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并长期担任主席,利用黑人教会的力量开展非暴力运动,反对种族隔离和歧视。之后,金领导或参与了大量的直接行动。1963年,金组织了为争取黑人工作机会和自由权利的向华盛顿进军运动,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迫使美国国会在1964年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是非法的。同年,金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因为他倡导非暴力运动,为结束美国的种族隔离和歧视作出了杰出贡献。翌年,金推动美国国会通过了《选举权法》,黑人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平等的选举权利。之后,金把斗争的方向放在结束黑人的贫困和反对越南战争上。1968年4月4日,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参与领导清洁工人罢工时遭到暗杀,年仅39岁。1986年,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和华盛顿纪念日、林肯纪念日一样成为美国的法定假日,金是唯一一位非美国总统而又享有如此殊荣的人。

  对马丁•路德•金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美国学术界有大量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80年代后得到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在整理和出版金的文献资料方面,还是在具体的专题研究上,至今已有颇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马丁•路德•金一生著述丰富,他的著作、演讲、布道、通信和私人日记,为后人的研究留下了大量的一手材料。其中,金出版的三部主要的书籍,对后人了解他的生平和思想有重要的价值。一是1958年的《迈向自由:蒙哥马利城的故事》,讲述了金如何运用非暴力的斗争方法,领导蒙哥马利的黑人民众反对种族隔离的公共交通体系并最终取得胜利。二是1964年的《为什么我们不能等待》,叙述了伯明翰运动和向华盛顿进军运动的故事,解释了采取比较激进的斗争方式的原因,表达了对白人社会的失望情绪。三是1967年的《从这里我们往何处去:混乱还是共处?》,反映了金对北方城市骚乱和“黑人权力”运动带来的挑战的思考,如何使黑人在经济方面获得公平的对待。① 金作为牧师留下的布道词主要有《衡量一个人》和《爱的力量》。② 1986年,詹姆斯•华盛顿把最为重要的金的作品、演讲和布道收集起来,编辑出版了《希望的圣约:马丁•路德•金的重要作品和演讲》,为研究金提供了广泛的、大量的和至关重要的档案材料。③

  在整理马丁•路德•金的档案文献方面,成就最大的是斯坦福大学马丁•路德•金研究所所长克莱伯恩•卡森教授。他曾追随金参加了1963年的向华盛顿进军运动,并由此开展了对民权运动这段历史的研究历程。二十多年后,受金的遗孀柯瑞塔的委托,卡森主持了“马丁•路德•金文件项目”的编辑工作,从1985年开始整理金的全部文稿,计划出版十四卷。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目标是编辑、勘定和出版最权威的和最全面的文集,“旨在为未来的马丁•路德•金的研究以及金时代的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④ 经过多年的努力,档案的整理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相关文集相继问世。由卡森等人主编的《马丁•路德•金文件集》在1992年出版了第一卷,目前已有六卷问世,涵盖了自1929年金出生以来到1963年领导向华盛顿进军的原始文献,涉及金的家庭背景、孩提生活、学术训练和民权活动,包括私人日记、信件、布道、公开演讲、已发表的论著、未发表的作品和未公开的手稿等珍贵文献。⑤“马丁•路德•金文件项目”也在线公布了六卷已整理出版的文件集的主要内容。⑥ 这项工作必将推动对金的学术研究。

  为了增加公众对金的生平和思想的了解,卡森教授在获得金的家庭成员授权后,决定为金编辑出版一本自传。那时“马丁•路德•金文件项目”的完工尚需时日,而一般的读者则不易获得这些文献。为了将项目的研究成果呈现于社会大众,而不是局限于研究金的学者圈,卡森在1998年编辑出版了《马丁•路德•金自传》。它的叙事材料主要源自金的三本自传性书籍、私人日记、信件、布道和演讲等原始文献,力图精确地重现自传者本人的思想。它涉及金的早年生活、大学岁月、家庭生活,与政府高层的接触和其他民权领袖的交往,但着重讲述金的民权活动以及黑人浸信会对他的影响,是一部“宗教和政治”自传。⑦

  伦道夫•波姆主持了大型文献《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档案》的编辑整理工作,收集了这个组织的工作文件、内部备忘录、通信、会议记录、实地调查报告、新闻稿、各种小册子和问卷调查、统计数据汇编等材料。这套档案分为四大部分,一共82个缩微胶卷,其中第一部分有21个缩微胶卷,收集的是主席办公室档案,为研究金和他领导的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提供了丰富的材料。⑧

  另一个重要的档案文献是《马丁•路德•金:联邦调查局卷宗》,由戴维•盖罗主编,汇编了联邦调查局对金进行监控的内容。这些档案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更能真实地反映金的内心世界和个人思想,也涉及金的隐私。它们被归纳整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有16个缩微胶卷,第二部分有9个缩微胶卷。其中,第二部分的材料主要是联邦调查局对斯坦利•列文森的窃听。列文森曾经是美国共产党员,是金最为信任的助手。在联邦调查局的再三施压下,金不得已开除了他。⑨ 此外,联邦调查局对“共产主义渗透”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的监控和埃德加•胡佛局长关于马丁•路德•金的机密档案,也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⑩

  值得一提的是,卡尔•布劳尔主编的《肯尼迪当政时期的民权文献史》和史蒂文•劳森主编的《约翰逊当政时期的民权文献史》,为研究马丁•路德•金提供了不同渠道的材料。(11) 前者分三大部分,共61个缩微胶卷,后者分五大部分,共有59个缩微胶卷。上述与金相关的大量缩微胶卷资料,均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一般而言,在美国大学图书馆,读者可以通过缩微胶卷阅读机和与之相连的电脑,轻而易举地把缩微胶卷上的内容转化成PDF格式的文件保存到硬盘中。

  

  在新社会史兴起前,美国学术界以马丁•路德•金为中心,把目光聚焦于1955年至1968年这个历史时段,构建了“从蒙哥马利到孟菲斯”的民权运动史。这种叙事以1955年金在蒙哥马利领导抵制公共汽车中的种族歧视和隔离运动开始,以1968年金在孟菲斯遇刺结束。前者标志了非裔美国人的民权斗争进入到直接行动阶段,后者标志着民权运动走向了衰亡。这些大多是有关金的传记,主要有劳伦斯•雷迪克的《没有暴力的改革者:马丁路德金传》(1959)、莱昂•本内特的《这是一个怎样的人:马丁•路德•金传》(1964)、威廉•米勒的《马丁•路德•金:他的生活、殉难和对世界的意义》(1968)、戴维•刘易斯的《马丁•路德•金评传》(1970)和吉姆•毕晓普的《马丁•路德•金的岁月》(1971)(12)。

  自1980年代以来,以马丁•路德•金为中心的“从蒙哥马利到孟菲斯”的叙事模式,日益遭到新社会史学家们的质疑和挑战。通过考察州一级的、地方或社区的民权运动,这些学者发现,非裔美国人争取自由和平等的斗争在金和他领导的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到来之前早已存在,在他们离开后继续坚持下来。此外,在南部许多地方,虽然金和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从未造访过,但那里的民权斗争却蓬勃地开展起来。(13) 历史学家试图在更长时段的黑人争取自由和平等斗争的视角下,通过地方和社区史的研究,对民权运动提出新的解释框架。

  主持“马丁•路德•金文件项目”的卡森教授,早在1980年代中期就主张以“黑人争取自由斗争”来代替“民权运动”的提法。他认为,历史学家应该把黑人斗争看做是以地方为基础的社会运动。研究对象应从全国性的民权组织、民权领袖和民权运动转向基层组织、普通民众和地方性的民权运动。(14) 杜克大学历史系教授威廉•查夫是研究地方民权运动史的先驱者。他通过考察1960年入座运动发生地格林斯博罗市几代黑人争取民权的历史,发现入座运动与当地之前的黑人斗争存在连贯性。不是金和他领导的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而是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的支部在格林斯博罗市的入座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培养了一大批入座运动活动家。(15) 之后,罗伯特•诺瑞尔研究了1870年以后百年间黑人在亚拉巴马州塔斯克基争取政治权利的历史,认为1940年代黑人中产阶级发起的第一次选民登记运动是当地民权运动的起源。(16) 戴维•科尔伯恩考察了1877—1980年佛罗里达州圣奥古斯丁种族关系的变化,展示了地方民权斗争与全国民权运动之间的互动。(17) 金姆•罗杰斯研究了黑人在新奥尔良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指出当地的民权斗争经历了三代变化。50年代的黑人领袖是种族融合者、60年代初的是政治谈判家、60年代后期的是富有战斗精神的新生代。(18) 格伦•埃斯克研究了亚拉巴马州伯明翰的民权运动,把地方民权斗争和全国民权斗争结合起来。(19) 亚当•费尔克劳夫考察了1915—1972年路易斯安那州的民权斗争,指出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对促进种族关系变革起了重要作用。(20) 约翰•迪特默认为,民权运动能在密西西比州取得重大成就,应归功于当地的民权活动家。(21)

  在新社会史的影响下,学术界对马丁•路德•金的研究重点放在金参加的以社区为基础的民权运动上。(22) 金与1955年的蒙哥马利运动、1960年的入座运动、1961年的自由乘车运动、1961—1962年佐治亚州的奥尔巴尼运动、1963年的伯明翰运动和向华盛顿进军、1964年的圣奥古斯丁运动和自由夏季运动、1965年的塞尔玛运动和1965—1966年的芝加哥运动等重大事件重新受到历史学家的检验。

  1980年,米尔•桑顿撰文探析了1955—1956年的蒙哥马利运动,把关注的重点从马丁•路德•金转向当地的黑人民众和许多鲜为人知的地方民权领袖。(23) 史蒂文•米勒强调黑人妇女在发起、组织和维持蒙哥马利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24) 亚当•费尔克劳夫研究了蒙哥马利运动后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的起源、成立和活动,分析了金的作用。他指出,民权运动缔造了金,而金的独特贡献在于能协调民权运动的全国性目标与地方民权斗争目标的矛盾。(25)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金与1960年的入座运动和1961年的自由乘车运动没有直接关系。但在这两个运动的刺激下,金应邀参加了1961—1962年的奥尔巴尼运动,却遭到地方当局的算计,未能成功,反而引发了与地方民权领袖的矛盾。(26) 随后在1963年发生的伯明翰运动和向华盛顿进军,对民权运动和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64年,《民权法》在国会获得通过,金也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安德鲁•曼尼斯把关注的重点转向了伯明翰运动中的当地黑人牧师领袖弗雷德•夏特尔斯沃斯身上。(27) 汉森讲述了金的演讲如何“慢慢地重塑了美国人的想象力”。(28) 戴维•科尔伯恩重点叙述了1964年圣奥古斯丁运动对《民权法》通过的影响。(29) 道格•麦克亚当指出,自由夏季运动标志着60年代民权运动走向激进化,推动了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发展,但金在1964年密西西比州自由夏季运动中扮演的角色并不重要。(30)

  1965年,马丁•路德•金在塞尔玛领导了争取选举权运动,随后国会通过了《选举权法》。戴维•盖罗分析了金为争取国会通过选举权法所采用的特殊战略,指出塞尔玛的黑人抗议运动对动员国会议员支持选举权法产生了重要影响。(31) 更多的是亲历者对塞尔玛的运动的叙述。(32) 斯蒂芬•朗内克则讲述了塞尔玛运动中不为人知的一面,白人牧师和中间派人士在塞尔玛运动中的调停作用。(33) 1966年,金北上芝加哥,支持当地黑人社区发起的开放公共住房项目的运动。这也标志着金为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金开始思考这一时期发生在南部以外地区的的城市骚乱问题及其根源,指出这与黑人在经济上遭受剥夺和陷入贫困密切相关。(34) 艾伦•安德森和乔治•皮克林研究了1965—1966年的芝加哥运动,指出尽管地方上的民权组织和全国性的民权组织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在芝加哥的住房和教育领域,黑人没能取得明显的进步。(35) 西德尼•范恩分析了六十年代中后期发生在南部以外地区的城市骚乱。(36) 在生命的最后三年,金关注的重点从黑人民权转向人权,从取消种族隔离转向黑人的经济问题,并由民权斗争转向反战运动和反贫困运动。1968年,在筹划“穷人向华盛顿进军运动”中,金来到孟菲斯,参加了当地黑人领袖组织的卫生工人罢工运动。琼•贝福斯指出,这次运动是为黑人穷人争取经济权利。金的斗争策略和目标都发生了转变,因此为种族主义者所不容。(37)

  新社会史以从下往上看的视角重新审视金与这些民权活动的关系,与以往相比,它深化了对金在地方民权斗争中的角色和作用的认识。学者们发现,南部许多社区和城市的民权运动,其发生、维系和成功主要归功于地方黑人领袖和民众,金要么没有参加,要么起的作用很小。布赖恩•沃德和托尼•拜吉尔指出,在南部许多地方的民权斗争中,金的领导作用被高估。他们认为,在地方上的民权斗争中,当地的黑人领袖是实际的领导人。(38) 卡森也认为,学术界夸大了金对民权运动的贡献。他主张,应通过地方史的研究,把金从神还原为人。(39)

  

  那么,马丁•路德•金究竟对民权运动作出了什么贡献?他与民权运动是什么关系?一些历史学家通过梳理档案,利用口述历史,吸收新社会史的成果,回应新社会史提出的挑战,试图重新把马丁•路德•金的个人活动和民权运动的历史融为一体。布朗兹出色地叙述了金的孩提时代、学生生活和民权岁月中的活动,也关注其他民权领袖的活动、黑人民众的民权斗争和肯尼迪政府的民权政策。他认为,金是战后美国历史最好的和最重要的象征。(40) 盖罗利用联邦调查局刚解密的档案和众多民权活动家的个人文件,采访了数百名与金有过接触的人士和金的好友,叙述了1955—1968年金作为民权运动领袖参加的活动,评析了金的作用。(41)

  许多历史学家同意卡森教授的看法,认为马丁•路德•金对民权运动的贡献主要是在思想上。(42) 他们把重点放在对金的思想研究上。美国学术界围绕金的思想来源、思想的发展尤其是晚年思想的转变以及思想遗产,展开了大量的探讨。关于金的思想渊源,学术界大致有四种观点。一是接受金本人的说法。在《大步迈向自由》一书中,金强调说,梭罗、黑格尔、马克思、劳兴布施、尼布尔和甘地的思想对他有重要影响。(43) 二是注重美国的思想传统对金的影响。这既包括黑人争取自由的斗争传统,也包括白人争取民主的抗议传统。安尼塔•帕特认为,拉尔夫•爱默生关于种族和权利的思想影响了包括金在内的一代又一代的黑人领袖。(44) 乔治•卡特论述了梭罗的超验主义对金的思想影响。(45) 三是强调基督教的影响。艾拉•泽普认为神学传统和个人主义对金影响很大。(46) 四是重视黑人宗教经验对金的思想影响。弗雷德里克•唐宁强调牧师家庭对金信仰的影响。(47) 理查德•李斯谢尔分析了美国黑人浸信会传统和自由主义神学思想对金的影响,探究了金是如何把布道主题“从神圣的布道讲坛转变到公共政策的舞台上”。(48) 刘易斯•鲍尔温认为,金的文化根源在于黑人家庭和南部的教会传统。黑人大众的经验和家庭文化塑造了金的个性和思想,培养了他的想象力和洞察力。(49)

  金的思想发展与变化受到了历史学家的重视。约翰•安斯博研究了金的思想发展历程,分析了金的思想中有关“基督对人类之爱”的理念。(50) 艾拉•泽普探究了具体是哪些思想让金形成了“爱的社会”思想。(51) 欧文•史密斯分析了金的伦理道德及其发展过程,也探讨了金的“爱的社会”思想。他认为,金相信上帝用爱创造了整个万物,人类应该履行道义上的责任,那就是爱,这种爱的思想是金的社会自由思想。(52) 汉斯•沃尔顿考察了金晚年的政治—宗教哲学,认为宗教在金的政治哲学中占统治地位,但金的政治哲学具有不一致性的特点。(53)

  盖罗研究了马丁•路德•金晚年思想的变化。他认为,黑人的贫困问题是导致金的社会观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54) 卢瑟•艾瓦瑞从宗教神学的角度分析了金的思想从温和转向激进的原因。他提出了“两个金”的概念,认为金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金从早年的争取民权的改革者,转变为晚年的争取经济权利和主张重建美国社会制度的革命者。(55) 哈里•里德分析了金在1960年代初发表的《我有一个梦想》和被暗杀前发表的《打破沉默的时候》的演讲内容。通过对比分析,他论述了民权运动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金思想转变的影响。(56)

  斯特瓦特•伯恩斯指出,学术界的研究过分集中于从1955年蒙哥马利运动到1965年的塞尔玛运动这段历史,分析金作为民权运动领袖的思想。相比之下,学术界较为忽视金最后三年(1965—1968)的活动及其思想的变化。他认为,从1963年起,金的政治思想和观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迅速向左转。他较为充分地探讨了金政治思想转变的过程以及转变的原因。(57) 威廉•金也探讨了马丁•路德•金最后三年的思想变化。他指出,在60年代的中后期,金出现了革命思想。这种思想来源于金的学生岁月,在1965年从塞尔玛向蒙哥马利争取选举权运动中重新萌发。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金的视野更为开阔,从关注美国黑人民权转向全人类的社会正义。在这种转变中,金意识到美国社会经济制度的缺陷,认为必须用革命方法消灭制度性的种族主义,黑人和穷人才能有更多的经济权利。(58)

  非暴力直接行动是民权运动的核心战略,非暴力思想是马丁•路德•金最主要的思想。格雷格•摩西把非暴力思想放在美国黑人政治思想的大背景中进行探讨。他认为,金的非暴力哲学是一种可行的政治选择,既包括非暴力的“道义”,也包括非暴力的“理性”。它吸收了印度甘地的非暴力思想,使之美国本土化。金的非暴力哲学融入了美国黑人的斗争经验,吸收了以往黑人领袖的思想。(59)

  詹姆斯•科莱奥科通过分析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抗议运动,肯定金对黑人争取自由斗争的贡献。他认为,金的非暴力哲学不是消极和顺从的方法,而是一种争取社会变革的有力工具。非暴力战略是一种“道义上的柔道”,是一种战斗性的战略。它暴露出白人种族优越论的非正义和暴力,能吸引媒体的关注,赢得社会大众的同情,从而迫使联邦政府干预南部的种族事务,推动民权改革。(60) 科莱奥科指出,金的非暴力哲学有其内在的矛盾,虽然金致力于非暴力,但他领导的抗议活动通常伴随着暴力。非暴力战略的胜利往往是以暴力为代价,只有当非暴力战略能激起种族隔离主义者的暴力时,它才最有效。金也承认,非暴力的力量来源于反对者的暴力回应。非暴力哲学的这种内在矛盾正好说明非暴力战略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如果说非暴力战略是矛盾的,那么种族主义者应该对这种内在的矛盾负责。没有这种暴力,美国社会和联邦政府甚至不会做出反应。(61)

  “肯定性行动”是民权运动的成果之一,是联邦政府推出的帮助和扶持黑人等少数种族和群体的政策,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在实施过程中,这项政策一直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这是反向歧视。反对这一政策的人常常以马丁•路德•金的话为他们辩护。那就是“人们应该根据个人的人格来进行评价,而不是根据肤色特征”,他们据此推测金是反对“肯定性行动”政策的。但诺曼•洛克曼指出,实际上,金赞同“肯定性行动”政策,以及主张实行种族配额制度。(62)

  马丁•路德•金的民权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刘易斯•鲍尔温在《弥合创伤:马丁•路德•金的文化遗产》一书中指出,金的文化遗产包括了他的思想和活动,不仅是留给黑人社会的,也是留给全人类的。金对正义、和平和人类共同体的追求,成为了人类共同的和最大的精神财富。(63) 在《通向爱的社会:马丁•路德•金和南非》一书中,鲍尔温探讨了一个被人忽视的领域,即金作为世界领袖的重要性。他首先分析了金反对南非种族隔离的立场,然后探讨了金对南非反种族隔离运动的影响。他分析了金反对南非种族隔离的原因,认为金的“爱的社会”理念对结束南非的种族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64)

  四

  马丁•路德•金为什么能从大众中脱颖而出,领导一场非暴力的社会革命?是什么力量在驱使着他?为什么民众愿意接受他的领导?一些历史学家认为,马丁•路德•金能成为民权运动的领袖与他善于演讲密不可分。金极具语言天赋,善于与不同的社会群体和阶层进行交流。1992年,基思•米勒出书探讨了金的语言表达能力。当时学术界正在揭露金的博士论文存在抄袭问题,但米勒避而不谈金的基本思想的原始出处,而是分析了金作为一名牧师所具备的超凡的语言能力。米勒认为,金本质上是一名传教士,而不是哲学家和神学家。金的语言风格、演讲主题主要来自于黑人的宗教传统。金总能灵活地使用他人的语言和思想,而不提及出处。米勒指出,尽管这种做法构成抄袭,但作为布道内容却更易为民众接受。为了让白人听懂和接受他的布道和演讲,金有意使用白人牧师的语言和吸收他们的思想。金出众的演讲才华使他具有非凡的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他不仅能鼓舞黑人民众进行斗争,而且还能争取白人民众的支持。(65)

  唐纳德•菲利普认为,金之所以能成为民权运动的领袖,在于他富于同情心、具有无私奉献和实干的精神。这与金的家庭背景、充沛的个人精力、强烈的使命感和正义感,以及所处时代息息相关。(66) 盖罗持传统的立场,他认为金在整个民权运动中起到了领袖作用。金对自己生命的意义、个人的社会角色和历史使命的理解,使之能承担领袖的重任。(67) 但卡森并不赞同盖罗的看法,认为传统的观点夸大了或神化了金的领导作用和民权运动的贡献。卡森指出,金不是一个魅力型的领袖人物,他不够自信、内心恐惧,不愿意承担突如其来的责任。(68)

  基于马丁•路德•金对民权运动的巨大贡献以及在美国社会的崇高声誉,历史学家对金的负面问题往往避而不谈。从最近的学术研究来看,金的博士论文、论著、布道和演讲稿存在抄袭。这在美国学术界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这个问题的曝光与卡森主持的“马丁•路德•金文件项目”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在文献的整理过程中,金的抄袭问题逐渐暴露出来。1991年,《美国历史杂志》用了100多页的篇幅,刊发了有关金“剽窃和原创问题”圆桌讨论会议的内容,包括期刊主编戴维•泰伦的导言、泰伦对金当年的同学和教师的专访、卡森、盖罗等专家和传记作者的文章、研究抄袭问题的专家的评论等。毋庸置疑,无论是金的博士学位论文还是他的其他文章,无论是他的布道还是演讲,都存在抄袭问题,(69) 甚至连自传性的著作也不例外。盖罗指出,金的几本自传性著作基本上是枪手的作品,其中,《为什么我们不能等待》便是出自艾尔•达科特之手。盖罗认为,金身边的顾问们如斯坦利•列文森、贝亚德•拉斯廷、哈里斯•沃夫德等,替金撰写了另两本著作《迈向自由》和《从这里我们往何处去》的大部分内容。(70)

  马丁•路德•金受过专门的学术训练,并非不知道学术规范,因此他的抄袭很难说是一时疏忽所致。多数研究显示,金是有意为之,在这个问题上,他似乎不曾有道德上的顾虑或内疚感。金曾对身边的红颜知己乔治亚•鲍尔斯说,“原创性只来自于上帝。而其余一切在你之前就都被人用过了了,从来如此、仍然如此、将来也是如此。”(71) 对于金的抄袭问题,美国学术界反应不一。著名历史学家尤金•吉诺维斯给予了严厉的批评。(72) 西奥多•帕帕斯坚持揭露真相,不断发表文章,努力把金的抄袭问题公之于众。他克服重重阻力,出版了《抄袭与文化战争》一书,列举了金抄袭的详细证据,批判知识界一味维护“政治正确性”。(73)

  少数学者选择为马丁•路德•金辩护,认为金是“疏忽所致”或“注释不当”。更有甚者如乔治•麦克林教授则称赞金的抄袭之作为学术作出了贡献,认为金的博士学位“受之无愧”。对此,帕帕斯不无讽刺地说,当金的博士论文的抄袭程度达到66%时,那么有关“受之无愧”的说法实在是“荒谬的和欺诈的”。(74)

  与麦克林不同,基思•米勒试图从黑人文化传统的角度对金的抄袭问题进行解释和辩护。米勒认为,“抄袭”对金不是问题,“借用”其他牧师的布道内容归因于黑人教会的“口述传统”(oral traditions)。金只是利用了黑人教会的“声音融合”(voice merging)传统,把别人的布道词、《圣经》和其他神学语言和思想拿过来,与自己的融合在一起,而不加任何注释说明。这在黑人的布道活动中相当普遍。在黑人的文化中,牧师在布道中引用他人的文本不算侵犯知识产权,演讲是一种“公共的财产”(communal wealth),没有知识产权的问题。这种实践与白人主流社会尊重知识产权的印刷文化不同。在民权运动中,金需要通过演讲、布道和写作扩大听众的规模和范围,但这也进入到白人社会尊重知识产权的印刷文化领域。然而,金仍然认同黑人的文化传统和理念,认为语言是一种共享的财产,而不是私人财产。金没有改变他的实践模式,坚持把黑人社会的“声音融合”实践运用到另一种文化和社会中去。米勒指出,应重新界定“抄袭”的概念。(75)

  尽管学术界对马丁•路德•金和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有大量的研究,但仍有许多空白需要填补。有学者认为,目前对金的重要顾问和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的重要成员鲜有论述。对奥尔巴尼运动、向华盛顿进军等重要的运动缺乏深入的研究。有关金最后几年思想的转变、他的反战活动和领导的穷人向华盛顿进军运动等方面的研究仍有待加强。金在蒙哥马利运动之后到1959年这段时间的活动受到忽视。宗教的作用、媒体的影响和非暴力的运用等领域的研究相当薄弱。对金的思想研究需要拓宽。(76) 在笔者看来,在新社会史的影响下,有关金的研究得到了深化。但在这种“去马丁•路德•金化”的研究中,金在黑人争取自由和平等斗争中的作用被边缘化。如何进一步深化对金和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角色的认识,如何处理金的民权活动与地方民权斗争的关系,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注释:

  ① Martin Luther King, Jr., Stride toward Freedom: The Montgomery Story, New York: Harper & Row, 1958; Why We Can't Wait, New York:Harper & Row, 1964;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Chaos or Community? New York:Harper & Row, 1967.

  ② Martin Luther King, Jr., The Measure of a Man, Philadelphia: Christian Education Press, 1959; Strength to Love,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3.

  ③ James M. Washington, ed., A Testament of Hope: The Essential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San Francisco: Harper San Franciscio, 1986.

  ④ Martin Luther King, Jr. and Clayborne Carson, The Autobiography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New York: Warner Books, 1998.

  ⑤ Clayborne Carson, Senior editor, Papers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2007.

  ⑥ .

  ⑦ Martin Luther King, Jr. and Clayborne Carson, The Autobiography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New York: Warner Books, 1998.

  ⑧ Randolph H. Boehm, Project Coordinator, Records of the Southern Christian Leadership Conference, 1954-1970, A Microfilm Project of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1995.

  ⑨ David J. Garrow, ed., The Marthin Luther King, Jr., FBI File, A Microfilm Project of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1984; The Marthin Luther King, Jr., FBI File, Part H: The King-Levison File, A Microfilm Project of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Inc., 1987.

  ⑩ Communist Infiltration of the SCLC and J. Edgar Hoover's Official and. Confidential File on Martin Luther King Jr. FBI Investigation Files, Scholarly Resources, Inc., 1983.

  (11) Carl M. Brauer, ed., Civil Rights during the Kennedy Administration, A Microfilm Project of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1986; Steven Lawson, ed., Civil Rights during the Johnson Administration, 1963-1969, A Microfilm Project of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1984.

  (12) Lawrence D. Reddick, Crusader Without Violence: A Biography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New York: Harper, 1959; Lerone Bennett, Jr, What Manner of Man: A Biography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Chicago: Johnson Publishing, 1964; William Roberr Miller, Martin Luther King, Jr.: His Life, Martyrdom and Meaning for the World, New York: Weybright and Talley, 1968; David L. Lewis, King: A Critical Biography,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70; Jim Bishhop, The Days of Martin Luther King, New York: G. P. Putnam's sons, 1971.

  (13) John A. Kirk,“State of the Art: Martin Luther King, Jr.”, 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 Vol. 38, No. 2, Aug., 2004, p. 329.

  (14) Clayborne Carson,“Civil Rights Reform and the Black Freedom Struggle”in David Levering Lewis and Charles W. Eagles eds,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in America, Jackson and 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c., 1986, pp. 19-32.

  (15) William H. Chafe, Civilities and Civil Rights:Greensboro, North Carolina, and the Black Struggle for Freedom,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16) Robert J. Norrell, Reaping the Whirlwind: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in Tuskege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85, pp. 207-208.

  (17) David R. Colburn, Racial Change and Community. Crisis: St. Augustine, Florida, 1877-1980,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5.

  (18) Kim Lacy Rogers, Righteous Lives: Narratives of the New Orleans Civil Rights Movement, New York and London: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c., 1993, pp. 136~141.

  (19) Glenn T. Eskew, But for Birmingham: The Local and National Movements in the Civil Rights Struggle,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97, p. 14.

  (20) Adam Fairclough, Race and Democracy: The Civil Rights Struggle in Louisiana, 1915-1972, Athens, Ga.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5. 亚当•费尔克劳是美国历史学家。

  (21) John Dittmer, Local People: The Struggle for Civil Rights in Mississippi,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4, p. 104.

  (22) Vincent Harding,“Community as a Liberating Theme in Civil Rights History”, in Armstead L. Robinson and Patricia Sullivan eds., New Directions in Civil Rights Studies, Charlottesvil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1991, pp. 17-26.

  (23) J. Mills Thornton III,“Challenge and Response in the Montgomery Bus Boycott of 1955-1956”, Alabama Review, Vol. 33, (July, 1980), pp. 163-235.

  (24) Steven M. Millner,“The Montgomery Bus Boycott: A Case Study in the Emergence and Career of a Social Movement,”in David J. Garrow ed., Martin Luther King, and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Vol. 7, The Walking City: The Montgomery Bus Boycott, 1955-1956, Brooklyn, N. Y.: Carlson Publishing Inc., 1989. 转引自Steven F. Lawson,“Freedom Then, Freedom Now: The Historiography of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96, No. 2, April. p. 468.

  (25) Adam Fairclough, To Redeem the Soul of America: The Southern Christian leadership Conference and Martin Luther King, Jr., Athens: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87, pp. 1-9.

  (26) Stephen Tuck, Beyond Atlanta: The Struggle for Racial Equality in Georgia, 1940-1980, Athens: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2001.

  (27) Andrew M. Mannis, A Fire You Can't Put Out: The Civil Right's Life of Birmingham's Fred Shuttlesworth, Tuscaloosa: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1999.

  (28) Drew D. Hansen, The Dream:Martin Luther King, Jr. and the Speech that Inspired a Nation,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003.

  (29) David R. Colburn, Racial Change and Community Crisis: St. Augustine, Florida, 1877-1980,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5, pp. 33-35, 67, 205.

  (30) Doug MacAdam, Freedom Summe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31) David J. Garrow, Protest at Selma: Martin Luther King, Jr. and the Voting Rights Act of 1965,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8.

  (32) Sheyann Webb and Rachel West Nelson, As told to Frank Sikora, Selma, Lord, Selma: Girlhood Memories of the Civil Rights Days, University of Alabama: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1980.

  (33) Stephen E. Longnecker, Selma's Peacemaker: Ralph Smeltzer and Civil Rights Mediation, Philade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7.

  (34) James R. Ralph, Jr., Northern Protest: Martin Luther King, Jr., Chicago, and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35) Alan B. Anderson and George W. Picketing, Confronting the Color Line: The Broken Promise of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in Chicago, Athens: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86.

  (36) Sidney Fine, Violence in the Model City: The Cavanagh Administration, Race Relations, and the Detroit Riot of 1967,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89.

  (37) Joan Turner Beifuss, At the River I Stand: Memphis, the 1968 Strike, und Martin Luther King, Memphis: B & W Books, c., 1985, p. 15.

  (38) Brian Ward and Tony Badger eds, The Making of Martin King and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Houndmills: MaCmillan Press, 1995.

  (39) Clayborne Carson,“Martin Luther King, Jr.: Charismatic Leadership in a Mass Struggle”,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Vol. 74, No. 2, Sep., 1987, pp. 448-454.

  (40) Taylor Branch, Parting the Waters: America in the King Years, 1954-1963,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88; Pillar of Fire: America in the King Years, 1963-1965,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98.

  (41) David J. Garrow, Bearing the Cross: Martin Luther King, Jr., and the Southern Christian Leadership Conference,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Inc., 1986.

  (42) Clayborne Carson,“Martin Luther King, Jr.: Charismatic Leadership in a Mass Struggle”,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Vol. 74, No. 2, Sep., 1987, pp. 448-454.

  (43) Martin Luther King, Jr., Stride toward Freedom, New York: Harper & Bros., 1958.

  (44) Anita Haya Patter, From Emerson to King: Democracy, Race, and the Politics of Protes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45) George E. Carter,“Martin Luther King: Incipient Transcendentalist”, Phylon (1960- ), Vol. 40, No. 4.(4[th] Qtr., 1979), pp. 318-324.

  (46) Ira G. Zepp, Jr., The Social Vision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Brooklyn, N. Y.: Carlson Publishing Inc., 1989.

  (47) Frederick L. Downing, To See the Promised Land: The Faith Pilgrimage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Macon, Ca.: Mercer University Press, 1986.

  (48) Richard Lischer, The Preacher King: Martin Luther King, Jr. and the World that Moved Americ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 4.

  (49) Lewis V. Baldwin, There is a Balm in Gilead: The Cultural Roots of. Martin Lather King, Jr.,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 1991, pp. 1-14.

  (50) John Ansbor, Martin Lather King, Jr.: The Making of a Mind, New York: Orbis Books, 1982.

  (51) Ira G. Zepp, Jr., The Social Vision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Brooklyn, N. Y.: Carlson Publishing Inc., 1989, p. 1.

  (52) Ervin Smith, The Ethics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New York: The Edwin Mellen Press, 1981.

  (53) Hanes Walton Jr.,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Greenwoo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72.

  (54) Daivd J. Garrow,“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ary”, in David J. Garrow, ed., Martin Luther King, Jr. and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Vol. 2, Martin Luther King, Jr.: Civil Rights Leader, Theologian, Orator, Brooklyn, N. Y.: Carlson Publishing, 1989, p. 435. 转引自Steven F. Lawson,“Freedom Then, Freedom Now: The Historiography of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1, 96. No. 2, April., p. 460.

  (55) Luther D. Ivory, Toward a Theology of Radical Involvement: the Theological Legacy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Nashville, 1997.

  (56) Harry A. Reed,“Martin Luther King, Jr.: History and Memory, Reflections on Dreams and Silences”, The Journal of Negro History, Vol. 84, No. 2, Spring, 1999, pp. 150-166.

  (57) Stewart Bums,“From the Mountaintop: The Changing Political Vision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The History Teacher, Vol. 27, No. 1, Nov., 1993, pp. 7-18.

  (58) William M. King,“The Reemerging Revolutionary Consciousness of The Reverend Dr. Matin Luther King, Jr., 1965-1968”, The Journal of Negro History, Vol. 71, No. 1/4, Winter-Autumn, 1986, pp. 1-22.

  (59) Greg Moses, Revolution of Conscience: Martin Luther King, Jr., and the Philosophy of Nonviolenc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97.

  (60) James A. Colaiaco, Martin Luther King, Jr.: Apostle of Militant Nonviolence, London:Macmillan Press, 1998.

  (61) James A. Colaiaco,“Martin Luther King, Jr. and the Paradox of Nonviolent Direct Action”, Phylon (1960- ), Vol. 47, No. 1, 1[st] Qtr., 1986, pp. 16-28.

  (62) Norman A. Lockman,“Martin Luther King Jr.: A Sturdy Advocate of Affirmative Action”, The Journal of Blacks in Higher Education, No. 24. (Summer 1999), p. 130.

  (63) Lewis V. Baldwin, To Make the Wounded Whole: The Cultural Legacy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Minneapolis, 1991, pp. 1-2.

  (64) Lewis V. Baldwin, Toward the Beloved Commun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and South Africa, Cleveland: Pilgrim, 1995.

  (65) Keith D. Miller, Voice of Deliverance: The Language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and Its Sources, New York: Free Press, 1992, p. 12, p. 55, p. 83.

  (66) Donald T. Phillips, Martin Luther King, Jr. on Leadership: Inspiration & Wisdom for Challenging Times, New York: Warner Books, Inc., 1999.

  (67) David J. Garrow,“Martin Luther King, Jr., and the Spirit of Leadership”,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Vol. 74, No. 2, Sep., 1987, pp. 438-447.

  (68) Clayborne Carson,“Martin Luther King, Jr.: Charismatic Leadership in a Mass Struggle”,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Vol. 74, No. 2. (Sep., 1987), pp. 448-454.

  (69) “Becoming Martin Luther King, Jr. -Plagiarism and Originality: A Round Tabl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Vol. 78, No. 1, Jun., 1991, pp. 11-123.

  (70) John A. Kirk,“State of the Art: Martin Luther King, Jr.”, 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 Vol. 38, No. 2, Aug., 2004, p. 331.

  (71) Georgia Davis Powers, I Shared the Dream: The Pride, Passion and Politics of the First Black Woman Senator from Kentucky, Far Hills, N. J.: New Horizon Press, 1995, p. 159. 参见刘擎:《回顾马丁•路德•金抄袭事件》,《东方早报》2010年8月22日第B03版。

  (72) Eugene D. Genovese, The Southern Front: History and Politics in the Cultural Cold War, Columbia: 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1995.

  (73) Theodore Pappas, Plagiarism and the Culture War: The Writings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and other Prominent Americans, Tampa, FL: Hallberg, 1998, p. 68.

  (74) Theodore Pappas,“The Life and Times of the King Plagiarism Story”, Chronicles, May 1998, pp. 43-45. in Paul Trout.“The Academic Creed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Montana Professor, Vol. 9, No. 3, Fall, 1999, of.msun.edu/Fall 1999/creed.html,访问日期2011年8月22日。

  (75) Keith D. Miller,“Composing Martin Luther King, Jr.”, PMLA, Volume 105, No. 1, January 1990, p. 79;“Redefining Plagiarism: Martin Luther King's Use of an Oral Tradition”,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 January 1993, A60; Voice of Deliverance: The Language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and Its Sources, New York: Free Press, 1992.

  (76) John A. Kirk,“State of the Art: Martin Luther King, Jr.”, 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 Vol. 38, No. 2, Aug., 2004, p. 347.

责任编辑:田粉红    

分享到: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欧洲化”、西欧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主权问题

下一篇:英国“重新武装西德”政策再辨析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