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理论视角下的一战起源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重点对近年国内学界翻译引进的、在西方学术界影响较大的国际关系理论著作中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厘清相关的理论构建的源流和研究范式;对不同理论关于一战起源的主要观点加以概括和评介,以期为史学界深入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提供一些国际关系理论层面的借鉴和启示。
【关 键 词】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关系理论/战争理论/战争原因
【作者简介】梁占军,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人类经历的一场空前的浩劫,对20世纪国际政治的形态和世界历史进程的走向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百年来,国内外史学界对于一战爆发的原因进行了持续不断的研究,成果数量庞大,涉及问题的方方面面,探讨的角度各有不同,但迄今依然没有学界公认的权威结论。①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国际关系学科从一开始就把侧重从理论分析层面探讨战争爆发的原因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一战起源的具体案例同样进行了分析探讨,产生了不少极富启示的研究结果,形成了不少战争理论分析的流派。如均势理论、权利转移理论、联盟、经济帝国主义、军国主义、进攻性支配、军事教条、无意性战争以及知觉和错误知觉等理论都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证据的。②值此一战爆发百周年之际,从跨学科吸取养分的角度,对国际关系理论框架下有关一战起因的研究进行梳理,对于推动史学研究无疑是有裨益的。本文拟围绕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有关一战起源的不同研究进行归纳和梳理,以就教于大家。
根据笔者收集的资料,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学界翻译引进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著作中,把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重点案例进行解释或立论基础的理论学说主要有以下五种:即现实主义的层次分析理论、权力转移理论、动态差异理论、进攻防御理论和决策动机理论。这些理论建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具体的论证和解读。以下分别择要概述之。
一、层次分析理论(结构现实主义理论)
迄今为止,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中关于战争原因的论述影响最广泛的就是现实主义的层次分析理论。该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创建的,其奠基者是美国著名的新现实主义的理论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系教授肯尼思·华尔兹。他在1959年出版的《人、国家和战争》一书中,重点从人性、国家特性和国际体系性质等三个层次分析战争的起源问题,按第一个层次,战争的源于人类的本性和行为;第二个层次是从国家的内部结构中寻找对战争原因的解释;第三个层次则强调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与战争爆发间的相互关系。他在书中指出:在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下,由于主权国家数量众多,且国家之间并不存在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体系,因此,每一个国家在与另一个国家发生争端时,都必须努力实现自身的利益和目标,并且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判断,采取行动,这就使得冲突(包括战争)的出现不可避免。③在书中,华尔兹专门用一章的篇幅来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各国国内的社会主义团体等反战力量是如何改变立场最终支持战争的,由此来论述影响战争爆发的国家层次的内部因素的作用。该著作问世后,一举奠定了国际关系研究层次分析法的基础,被誉为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代表作。二十年后,华尔兹又出版了《国际政治理论》,④全面升级了国际关系层次分析法,堪称结构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
目前,华尔兹首先提出的国际关系研究的三个层次已经被学界广泛接受,并通常利用这三个层次来分析和解释各种战争爆发的原因。在为数众多的论著中,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编著的国际关系教材《理解国际冲突:历史与理论》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很大的影响。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此书中借用层次分析法,从国际体系、国家和个人三个层次对于一战的起源进行了具体和深入的分析。他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在国际体系层次上的表现是德国的崛起和同盟体系的僵化,这是导致国际均势结构变迁的两大决定性因素,而国际体系中新旧力量的博弈是导致一战爆发的深层原因;相似地,在国家层次上,同样有两个重要因素对于战争的爆发有影响:一个是奥匈帝国内部的危机,另一个是德国内部的政治形势,即德国内部社会矛盾紧张导致其领导人过于急切地追求世界霸权。这两个因素使得民族主义兴起以及霸权转换迫在眉睫;而在个人层面,小约瑟夫·奈指出,一战前各国的军事领导人都普遍有迷信进攻的观念,偏爱快速动员和大规模决战,对战争的速战速决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加剧了事态向战争的演变。特别是作为主要决策者的奥匈皇帝和德国皇帝及其军政领导人的平庸导致其对形势的估计失误,最终使得战前外交沦于失败,大战一触即发。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⑥小约瑟夫·奈的论述比较全面地勾勒了导致一战爆发的三个层次的因素,是运用层次分析法解读一战起源的完美代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