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欢迎访问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论美国与中法建交的关系

2021-02-07 22:11分类:世界现代史 阅读:

 

  【内容提要】 1964年1月27日,中法宣布建交。在美国看来,法国承认中国不仅影响其遏制中国的战略前景,而且严重损害美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实际利益。为了阻止中法建交,美国采取了三项措施:阻止法国同中国建交;压迫台湾不主动同法国断交;胁迫其他盟国不追随法国的行动。美国的这些举措,虽然在局部上取得了一时的成效,但收效甚微,根本无法抵挡中法建交在战后世界格局变化中产生的重大影响,更不可能实现其企图阻止中国国际地位逐渐提高的目标。中法建交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从根本上也有助于维护亚洲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美国从遏制战略出发制定的阻挠中法建交的政策,自然无法避免其必然失败的命运。

  【关 键 词】中法建交/美国外交/中美关系/冷战

  【作者简介】姚百慧,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发表建交公报。对于这个被西方媒体誉为“外交核爆炸”的事件,学术界很早就给予了关注。1964年4月,西方学者斯蒂芬·伊拉斯谟发表了《戴高乐将军承认北京》一文,首次对中法建交的过程、法国承认中国的动因等进行了概括。虽然该文主要根据报刊资料写成,对很多内情多为推测,但毕竟开了研究先河。①随后,一些当事人的回忆录相继出版,尤其是在中法建交30周年和40周年之际,法中两国先后出版了两本回忆性文集。②在对这些资料调研的基础上,中国学者分别从中国外交和法国外交的角度对中法建交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③

  近几年,随着美法中三国相关档案的解密,学术界对此问题又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热潮。潘敬国、张颖主要利用美国档案,从中美关系史的角度讨论了美台对中法建交的阻挠;④苏宏达利用法国解密档案,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台北国民党当局的对法政策;⑤法国学者史曼慈基于对法国档案的解读,分析法国承认中国延误的原因以及这种承认对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影响,⑥英国学者加勒特·马丁最近发表的论文,通过对最新解密档案的分析,认为戴高乐承认中国的动机一方面是受国内政治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使法国在美苏冷战中能起到掮客作用,承认中国是为了向美苏打“中国牌”⑦。不过,由于中国相关档案的解密时间还不长,至今尚未出现利用这批档案来研究中法建交问题的论著。

  尽管学界就该问题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从史料来源看,这些成果偏重于美国或法国一国档案的应用,而没有进行多边档案的比较研究,从内容上看,对美国与中法建交的关系着墨仍然较少。本文⑧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美法中三国档案,着重分析:美国是如何认识中法建交的?为应对中法建交,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

  一

  新中国成立后,巴黎与北京之间一直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台湾问题、越南问题、阿尔及利亚问题以及美国对华敌视态度是中法关系正常发展的几大障碍。20世纪60年代初,中法两国开始相互接近。戴高乐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为法国顶住美国压力打开中法关系大门提供了条件。法国要求建立独立的“核打击”力量,美国政府却认为这种力量是“危险的”、“花费巨大的”、“易于落伍的”,不仅“缺乏作为威慑力量的可靠性”,还会削弱联盟的防务。⑨法国要在北约取得同美英同样的地位,美国却对这种要求不予理会,于是法国从北约收回了地中海舰队、大西洋舰队以及几个空军中队的指挥权;迫使美国撤走驻在法国领土上的战略轰炸机;拒绝将自己的空防系统纳入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当中。在欧共体建设问题上,戴高乐力图建立法国领导下的欧洲,特别反对美英的渗透,为此他在1963年初先后采取了两项重要行动:断然否定英国加入欧共体的申请和同西德签订《法德友好合作条约》。美法在这一系列问题上的矛盾冲突,成为法国发展对华关系的动力。大约在1962年6月前后,戴高乐开始把承认中国问题提上日程。与此同时,中国领导人也把法国当作“对第二中间地带开展工作”的突破口,酝酿改变对法政策。⑩1962年因法国侵略而引起的阿尔及利亚战争结束后,中法建交的另一大障碍消除了。于是,以1963年10月下旬法国前总理富尔访华为契机,中法两国就建交的实质性问题展开讨论;1963年12月12日到1964年1月23日,中法两国又在瑞士伯尔尼进行了四次正式谈判,最终达成了建交协议。(11)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尘暴的可持续性治理

下一篇:“克服过去”:联邦德国如何重塑历史政治意识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