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罗西耶事件与16世纪个人信仰的选择困境
内容提要:16世纪的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它也是现代性的重要研究范畴。作为这一时期个人信仰遭遇选择困境的典型表现,圣巴托罗缪屠杀期间所发生的迪罗西耶改宗事件反映了在16世纪的法国,私人领域的信仰空间遭到了普遍的压制,宗教话语权被少数高级教士和宗教机构把持。与此同时,世俗政治的力量也凭借残存的领主—附庸体系控制着大批信众的个人信仰选择。然而这种困境也为世俗政治观念的兴起创造了契机:世俗政治力量的崛起提升了政治利益与政治价值观的重要性,从而削弱了宗教在社会上的主导地位。这一时期正是宗教话语权盛极而衰的分水岭,政治家派和绝对王权的崛起意味着法国开始了向近代国家转型的进程。
关 键 词:法国 宗教改革 现代性 16世纪 迪罗西耶事件 个人信仰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187)
作者简介:沈坚,男,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法国史研究;江晟,男,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法国史研究。
米歇尔·吉莱斯皮在《现代性的神学起源》一书中说:“现代性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宗教信仰从处于公共生活中心的突出位置转移到了私人领域,在这个领域,只要不挑战世俗权威、科学或理性,它可以随意践行。”他强调其所使用的“现代性”(modernity)一词应该归于更为传统的意义,这意味着现代性至少要回溯到17世纪[1]2。那么,如若从宗教与现代性的角度去考察另一段在欧洲历史转型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时期——16世纪,特别是这一时期法国的个人宗教信仰状况,这一论断是否依然成立?
16世纪的法国经历了从有序走向混乱的历史进程,而宗教信仰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对16世纪的法国而言,宗教信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它不仅影响了此后法国的发展道路,更参与到了法国社会特性的塑造。然而,若仅从宏观角度审视这一时期的宗教信仰问题,并不足以全面了解16世纪法国宗教问题的细节,特别是这一时期社会个体的宗教信仰状况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他们的信仰空间是否遭到了教会和国家公权力的影响、控制甚至入侵。而在圣巴托罗缪屠杀期间,雨格诺派牧师迪罗西耶两次叛教改宗的案例便是一个能够深入研究这一时期个体宗教信仰状况的切入点。
此前学界对迪罗西耶改宗事件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见金顿、贝扎尔、迪芬多夫、马涅茨等人的著作。较早将迪罗西耶改宗事件纳入研究视野的贝扎尔首次尝试勾勒出迪罗西耶的具体形象,分析其两次改宗行为背后的原因,认为迪罗西耶早期接受的天主教教育,尤其是他对使徒传统的虔信是导致其此后信仰上反复的重要原因[2];金顿也在他的多本论著中探讨了这个问题,他认为迪罗西耶的改宗行为是信仰在两种相互矛盾的教义体系下摇摆不定所导致的结果[3-5];迪芬多夫则把迪罗西耶改宗事件视为反映近代欧洲早期宗教认同状况的标志性事件[6]48;马涅茨还认为长期以来迪罗西耶在加尔文教会治理模式及其干涉法国教会事务问题上所持的反对立场,是他在圣巴托罗谬屠杀事件中背弃新教信仰的最主要原因[7]41。本文希望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迪罗西耶改宗乃至16世纪法国个体信众私人信仰选择困境的更深层次原因,即教会组织的权威与世俗政府体系两者对个体信众私人领域信仰的控制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