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对德意志近代早期国家构建的影响
内容摘要:本文从帝国和邦国两个层面,分别探讨宗教改革运动对德意志近代早期国家构建的影响。德意志帝国层面的国家构建开始于15世纪中后期,在宗教改革运动爆发前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建方面的尝试,宗教改革运动的爆发及开展并没有造成帝国层面上国家构建的停滞,但却使帝国层面上国家构建的成长环境复杂化,从而延缓了国家构建的进度。在领地邦国层面,宗教改革运动使邦国借机扩充自己的领地面积,扩大邦国的职能范围,强化邦国臣民的国民意识,促进了邦君专制统治的建立。
关键词:德国;宗教改革;近代早期;国家构建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本文从帝国和邦国两个层面,分别探讨宗教改革运动对德意志近代早期国家构建的影响。德意志帝国层面的国家构建开始于15世纪中后期,在宗教改革运动爆发前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建方面的尝试,宗教改革运动的爆发及开展并没有造成帝国层面上国家构建的停滞,但却使帝国层面上国家构建的成长环境复杂化,从而延缓了国家构建的进度。在领地邦国层面,宗教改革运动使邦国借机扩充自己的领地面积,扩大邦国的职能范围,强化邦国臣民的国民意识,促进了邦君专制统治的建立。
关 键 词:德国 宗教改革 近代早期 国家构建
作者简介:钱金飞,云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宗教改革对德意志近代早期国家构建的影响是一个传统的学术命题,学者们的争论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宗教改革造成了德意志的分裂还是有助于德意志的统一?宗教改革是否成为德意志专制主义和德意志特殊道路的源头?
20世纪前,在解释1871年前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原因时,许多学者将其归咎于路德宗教改革及其引起的德意志民族在宗教和精神层面上的分裂与政治层面上新教邦国和旧教邦国的对抗。①马克思主义史学派“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学说,充分肯定了马丁·路德最初反对罗马教廷举动的革命性,指出正是马丁·路德的努力才把当时德国社会中受封建势力禁锢的革命力量释放出来。可是,在宗教改革继续深入并转向激进,而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正不断酝酿的过程中,马丁·路德却逐渐脱离革命群众,为封建统治进行辩护,最终成为革命的“叛徒”。伟大的、试图自下而上扫除封建割据、实现国家统一的德国农民战争也因这种叛变和出卖而最终失败。“德国农民战争的失败,德意志分裂割据依旧,并一直持续到19世纪。”②结果,德国的宗教改革就变成了反动的运动,受益的主要是那些君主。因为它一方面使德国的地方分权长期存在,另一方面使世俗的专制主义一成不变。”③“宗教改革还引起三十年战争,几乎把整个德国都摧毁了。”④刘新利教授也认为:宗教改革运动虽然使德意志帝国脱离了神圣罗马教会的控制,使德意志民族获得独立,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德意志民族的分裂。⑤
史学大师兰克强烈反对把路德宗教改革看作是一种分裂德意志的举动的看法,提出了“新教现代国家观”。他认为,马丁·路德引发的新教宗教改革是一种现代德国精神的诞生,它不仅是一种更高级的基督教,而且还是更适应现代德国的宗教。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是国家层面上的事件,是德国统一在宗教层面上的反映。造成德国继续分裂三百多年的不是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而是罗马天主教对路德宗教改革的抵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虽然部分德国历史学家对兰克学派的“新教现代国家观”提出质疑,但同时指出:“宗教改革用一种新的方式统一了德国,因为教派分裂穿透了德意志南方和北方的隔阂,不仅使德国所有的新教徒团结在一起,而且也使所有的旧教徒团结在一起,宗教改革是促进国家统一的力量。”⑥
1941年后,一种“从路德到希特勒”的学说开始流传。这种观点认为:法西斯主义的意识形态是独裁主义和国家至上主义两大政治信条的综合,其根源在于宗教改革。因为路德强调国家的权威,强调国王具有神圣的权力,这正是极权主义信条的先驱。它宣扬苟且偷安式的对诸侯的服从,通过宗教改革运动使教会处于诸侯掌控之下,从而为控制一切的独裁国家的成长去除了宗教方面的制约因素。这种极权主义传统经过俾斯麦和威廉二世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最后传承到阿道夫·希特勒手中。马丁·路德是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先驱。⑦一些著名的德国历史学家接受并将这种观点发挥成:“路德是德意志特殊历史道路的源头”。托马斯·曼指出:不了解路德就不可能了解德意志历史,他是让德国走上与欧洲其他国家不同发展道路的人。但是,这种说法在欧美史学界遭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⑧
下一篇:“一个多民族的非民族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