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欢迎访问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炼钢人”梅益:终生践行“保尔精神”的翻译家

2021-02-08 01:30分类:中国热点新闻 阅读:

 

  编者按: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大批原籍广东或者长期在广东工作的先进知识分子和优秀艺术家,在党的指引下,怀抱着使命感和责任感,创作出了许多描绘峥嵘岁月、歌颂英雄先烈、高扬民族精神、鼓舞人心斗志的优秀红色作品。这些家喻户晓的作品不仅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对于今日的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同样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

  本报今起推出“红色经典记忆”系列报道,重温广东百年文艺史上具有极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红色文艺经典作品的诞生过程和不朽意义。敬请垂注!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942年,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首个中文译本面世,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这一闪烁着理想主义光芒的“钢铁斗士”形象,连同那些凝练优美而又振聋发聩的名言传遍大江南北,深刻地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

  半个多世纪来,这部著作的中文译本层出不穷。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本书的首个中文译本是由广东潮州人梅益(1914—2003)在党组织的安排下翻译出版的,而梅益的译本也是迄今为止在国内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版本,据不完全统计,仅2000—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就重印了50多次。

  “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这既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点题之笔”,也是梅益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饱经磨难、呕尽心血译书的真实写照。

  曾与他一起工作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张福生这样形容:“他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是战士,终其一生践行着‘保尔精神’,他是‘钢铁’,更是‘炼钢人’。”

  背下整本英汉字典自学成才

  广东潮州,一座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的千年古城。在城中的小卞厝巷4号,南方日报记者见到了一栋朴实无华的潮式老宅,这里便是梅益1914年出生的地方。

  故居如今由梅益侄孙陈洧照管。梅益原名陈少卿,在5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因而陈洧称呼他为“三叔公”。在陈洧的记忆中,三叔公身材高大、性格和蔼,还曾细心地为他指出信中的错别字。

  梅益家境普通,父亲曾是一名韩江船工,后改行依靠批发《申报》为生。梅益自幼天资聪颖、志向远大。

  侄子陈平是梅益晚年的秘书。陈平告诉记者,在梅益心目中,潮州意味着“梦想萌芽的地方”,“他时常怀念少年时代在潮州西湖边榕树下看书的日子,他跟同学对着满天星星立下愿望——要为国家民族复兴作贡献”。

  1926年,梅益从城南小学毕业后,考入金山中学,却一度因交不起学费,差点辍学去做学徒。关键时候,时任金山中学校长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杜国庠向他承诺,若是期末考试得了前三名,就能免除学费。梅益深受鼓舞,从此读书愈发用功。也正是在杜国庠的引导下,梅益得以改变命运,踏上革命征途。

  1929年开始,梅益先后奔赴上海、北平求学。梅益最初到北平图书馆自学英语,是为了多掌握一门谋生的技能。“他每次都去得很早,带上一个馒头或者烧饼,一坐就是一天。”陈平说,梅益学英语的方法就是一个字——“背”,将整本英汉字典上的单词逐个逐个地背下来。大约一年多后,梅益已基本能看懂英文。但因为没有老师教发音,所以梅益始终不会“讲”英语。

  稍后,梅益开始尝试翻译外文报纸上的文章,稿子陆续在北平、上海等地的报纸上发表。陈平认为,梅益的中文功底很深,译稿符合读者的语言习惯,几乎没有“翻译腔”,这是他的译文获得肯定的原因。

  不久后,梅益应邀于1934年正式加入左翼作家联盟,当年底即受党组织派遣转往上海,参加上海“左联”和文化界救国会工作。

  忍受丧妻失子之痛孤身“炼钢”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后,上海沦陷,成为被敌军包围的“孤岛”,“亡国论”一时尘嚣四起。就在同一时期,梅益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安排下,梅益与夏衍在沦陷区创办《译报》,翻译租界外文报纸中有关抗敌的消息,如南京大屠杀和八路军作战胜利等消息,正是由《译报》首先向国内报道的。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国务院部署完善相关举措破解企业“退出难”

下一篇:国家卫健委:2月3日新增确诊病例30例,其中本土病例17例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