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际减贫事业贡献重要力量——外国人士眼中的中国减贫故事
近年来,不少外国学者和记者走访中国各地,探寻中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背后的“秘诀”。在他们看来,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减贫故事,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创举,为国际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发展乡村旅游,村民的腰包鼓了”
群山环绕、椰影婆娑,曾经抱着青山守穷的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什进村,如今彻底摆脱贫穷面貌。2018年,一批外国记者前往村里采访。
“走进什进村,优美的环境、漂亮的民居、当地人幸福安稳的生活让我印象深刻。”两年多过去,埃及《消息报》外交及阿拉伯事务部主任侯萨姆依然对这趟海岛之旅难以忘怀。
在什进村,一开始看到村民们那一栋栋参照黎族传统“船形屋”设计的新式小洋房时,侯萨姆和其他记者以为这些小楼是当地的特色宾馆。通过采访他们了解到,这是“因为发展乡村旅游,村民的腰包鼓了,生活美了。家家户户才都搬进小洋房。”
“槟榔木床茅草房,三块石头一口锅。”参观了当地留下的一处茅草旧宅,再对比今天的乡村新貌,侯萨姆感慨不已:“短短数年,百姓生活发生如此巨变,令人难以置信。”
过去,什进村绝大多数村民靠种水稻、槟榔为生,看天吃饭,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人民币。如今利用民族特色优势,依托周边两个5A级景区,什进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们以土地入股形式参与旅游开发。景区里,黎族大娘编织的传统织物黎锦令参观者赞叹不已。讲解员介绍说,许多城市家庭在周末住进村民家,体验农村生活,品尝当地美食。
“把民俗生活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将曾经破旧的村落打造成旅游新村,既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又创造了一大批当地就业岗位,促进了脱贫增收,一举多得。”侯萨姆采访什进村时,当地村民人均年收入已增加到1.3万余元。
“类似的事例还发生在中国各地,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减贫过程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侯萨姆看来,中国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政策举措,值得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学习。
“我感受到当地民众都怀揣对美好未来的愿望”
列车在青藏高原疾驰,雪山和湖泊从窗外飞速掠过。“每次回想起来,中国西藏那些美丽的风景还历历在目。”坐着火车去拉萨的一幕幕情景,让法国学者、中国问题专家索尼娅·布雷斯莱一生难忘。
2005年,布雷斯莱乘火车从法国出发,穿越俄罗斯,首次探访中国。随后十几年里,她又多次到中国各地走访,并通过文字和图片,向法国读者介绍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
在拉萨一个有近300户人家、上千名居民的村里,村主任阿努向布雷斯莱介绍了当地的变化:在国家有关扶贫政策支持下,村里实施多样化种植,成立了农村合作社,修通了多条公路,家家户户都通上了电。村里还开展了多种产业经营,例如开发当地充足的太阳能、整合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等,村民们的收入逐年提高。
在西藏大学图书馆,布雷斯莱看到数字化存储的海量藏文书籍;从当地民营企业家达瓦顿珠那里,她详细了解到政府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在作品《深入西藏之旅》中,布雷斯莱详细记录了这些生动的故事,表示“我感受到当地民众都怀揣对美好未来的愿望”。
“近年来,西藏教育和卫生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尤其是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几乎为零,这十分振奋人心。”布雷斯莱高度认同“扶贫必扶智”的理念,“无论是在加强对学生资助、扩大乡村教师队伍方面,还是在学校硬软件设施建设方面,当地教育脱贫成效显著,为群众的幸福生活‘充电’”。
“中国的实践证明,通过努力,贫困可以被消除”
在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非洲,中国减贫经验受到广泛关注。许多非洲国家的专家学者访问中国,考察学习减贫经验。
津巴布韦中非经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唐纳德·鲁沙布瓦在中国甘肃等西部省份,考察当地如何积极发展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让更多年轻人留在农村当地就业。“我也特别注意到,当地还通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加强了对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障。”
“正如《摆脱贫困》一书所强调的,摆脱贫困需要滴水穿石的精神。津巴布韦将坚持向着自身发展目标一步步前进。”鲁沙布瓦介绍说,津巴布韦正不断深化与中国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津巴布韦“2030年愿景”同共建“一带一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的战略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