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眼丨第9次春节前夕考察,习近平首站来到这个黔西苗寨
春节前夕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是习近平总书记每年的一项重要活动。牵挂殷殷,情意深深。今年2月3日,总书记的身影出现在黔贵大地苗族村寨——黔西县化屋村。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第9次春节前夕考察的行程也由此开启。当日恰逢立春,春气始建、万物始生之际,总书记牵挂着什么人什么事,他的到访传递出哪些信息?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赴贵州考察 向全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
△2月3日考察点示意图
进村看生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化屋村位于乌江六冲河与三岔河交汇处北岸,主要居住着苗、彝、汉族,其中苗族占96.7%,是黔西最具代表性的苗族聚居村落。乌江,是总书记当天考察的第一站。
△俯瞰化屋村。“化屋”在彝族语里是“岩壁”的意思,村民早年外出必须从悬崖峭壁边走,地势危险缺少防护。(总台央视记者安楠拍摄)
乌江是贵州的母亲河,全长1044公里。乌江一级支流六冲河在化屋村一带与另一支流三岔河一起汇入乌江。当天,贵州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涂志江为总书记介绍了乌江水质情况。为了保护乌江流域水环境,当地彻底取缔网箱养鱼,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目前,乌江水在化屋村主要用于灌溉。
△当天的讲解人涂志江(总台央视记者邢彬拍摄)
△检测结果显示,乌江水样中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数值均低于Ⅰ类水质标准。涂志江说,这表示乌江水质是高于Ⅰ类标准的。(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提出的明确要求。2015年考察贵州时,总书记希望贵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两年后,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进村先看水,寄语乌江边。这是守住底线的再次宣示。
△乌江六冲河段(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化屋村的脱贫答卷
去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剩余的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这个昔日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66个贫困县全部出列。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累计实现脱贫923万人,每年减贫100万人以上,减贫人数全国第一。
这次到贵州,看脱贫攻坚成果如何巩固,是总书记的重要关注点之一。
△化屋村2014年时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5户661人。2019年底贫困人口已清零。这是化屋村易地搬迁安置后的新房。(总台央视记者安楠拍摄)
当天,习近平走进化屋村看望乡亲们。38岁的苗族村民赵玉学,曾是化屋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他和妻子杨鹏英去年在福建莆田打工,上个月刚刚回到老家过年。2月3日下午,总书记到访这个五口之家时,一家人正在制作当地传统节日食品黄粑。总书记同一家人围坐客厅,亲手包了一个黄粑,祝福赵玉学一家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加幸福、更加甜美。
△赵玉学一家正在做黄粑。(总台央视记者王哈男拍摄)
化屋村2016年完成易地搬迁,赵玉学一家从破旧的麻窝寨搬进了如今的新房。去年他们全家收入达到了6万多元。赵玉学说,过完年,等三个孩子开学后,两口子再考虑是否继续外出务工。
△赵玉学搬迁前后房屋对比(总台央视记者王哈男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