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欢迎访问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经济新方位·2021怎么干:向良种良田要高质量发展

2021-02-08 00:54分类:中国热点新闻 阅读:

 

  种子,是粮食安全的根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如何看待这一最新部署?打好种业翻身仗、牢牢守住耕地红线,进一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该从哪里着手?记者进行了采访。

  加强良种来源和供给保障,提高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

  “好种子才能产好粮。这几年,我们基地种的都是‘川优6203’水稻,属于适合川蜀地区气候的长粒型优质香稻。”四川内江市东兴区宏展粮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红兵介绍,这种水稻亩产超过650公斤,收购价比普通水稻高20%—30%。

  一粒小小的种子,对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起着关键支撑作用。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总体上,我国农业用种安全是有保障的,风险是可控的。”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说。

  不过,良种来源和供给仍有短板。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受育种水平及栽培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玉米、大豆等作物品种与国际上存在差距,大豆单产普遍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60%左右。“提高单产,关键靠良种。现代育种技术能够有效改善作物的抗病、抗倒伏等性状,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存在短板。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国种业科技进步明显,但核心技术创新还不足,主要体现在种质资源挖掘、技术创新应用以及商业化育种体系等方面。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种业原始创新的物质基础。“从源头破解‘卡脖子’难题,是种业打翻身仗的钥匙。”李国祥说,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和自然环境差异大,物种丰富,是我国种业全链条自主创新极其有利的条件。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表示,要紧密围绕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加快培育抗赤霉病节水小麦、高产优质水稻等重大新品种。同时,要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夯实粮食生产土地根基,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表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就是守住粮食生产的“安全线”。

  2020年,国办印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和《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明确“将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等要求。近日,农业农村部对统筹和利用撂荒地、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作出具体部署。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推进和资本下乡,有的地方绕开耕地用途管制规定,将农用地非法转为非农建设用地进行开发,有的地方将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理解为压减粮食生产等。叶兴庆说:“这些行为,必须坚决遏止,同时落实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提升耕地质量,必须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2020年,我承包的地块有30亩纳入了土地平整范围,往后种地收入还能涨。”湖南平江县白茅塅村种粮大户黄新根说。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我国将推进1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500万亩。

  耕地质量提升,要在关键处拿出关键措施。2021年,我国将启动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集中连片推进黑土地综合治理,加快改善黑土地设施条件、内在质量、生态环境等,开展保护性耕作6000万亩。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关义新表示,实施推广保护性耕作,不仅能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有机质,还能有效促进作物抗逆增产。

  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从根本上守住粮食安全。叶兴庆说,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立足整个产业,通过集聚整合资源要素,建立以粮食生产为基础、“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延伸的产业体系。既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供给质量,同时能有效调动粮食主产区积极性,让种粮农民分享到更多产业链增值收益。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将聚焦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选择产粮大县集中、基础条件良好的区域,加大倾斜支持力度,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打造一批国家级粮食安全产业带,提升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农业生产绿色发展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国家药品“团购”再出手 一年节约超百亿元——第四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看点

下一篇:习近平同苗族村民包黄粑迎新春:祝你们日子过得更加甜美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