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英国奢侈消费大讨论
内容提要:18世纪的英国社会,奢侈消费的繁荣引发了人们对其破坏传统社会等级秩序、败坏传统道德、打破贸易平衡的担忧,同时人们也需要全面认识新奢侈品的经济意义,于是产生了奢侈消费大讨论。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为讨论火上浇油。围绕奢侈的定义、奢侈消费与社会道德、奢侈消费与经济、奢侈消费与健康等问题,正反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次奢侈消费大讨论最终促进了英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推动了英国消费社会的形成;促使英国人重新思考本国生产的消费品的特点,推动了消费品生产的创新;促使奢侈成为18世纪政治经济学的主题之一,极大地丰富了当时的经济和社会理论。
关 键 词:18世纪英国/奢侈消费/消费社会/争论
作者简介:李新宽,东北师范大学世界中古史研究所教授
标题注释: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近代早期英国消费社会的兴起”(项目编号:16BSS033)和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团队项目“近代早期英国消费社会的形成”(项目编号:16QT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17世纪末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和形成,①中等阶层的炫耀性消费已经超越了生存需要。根据当时人的描述:“由于我们的财富在增加,海路在扩展,我们洗劫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将所有的物资储备积聚在一起,以供挥霍和奢侈,并且招致无节制(的生活)。富人和大人物的桌子上(事实上包括所有能够购买得起的阶层)堆满了精致、足量、充裕的物品,足以挑起甚至扩张最大的骄奢淫逸的欲望。”②过去被视为奢侈的商品和服务越来越多地进入中等阶层的消费清单,从意大利的建筑设计、纺织品、玻璃和科学仪器,法国的内饰品、园林设计和“法国陶器”,到中国瓷器、印度织物、希腊和土耳其的古物以及来自亚洲、非洲、美洲珍稀奇异的食品,拥有这些商品和服务在当时被视为时尚、见多识广和现代。③甚至社会下层也通过各种渠道渗入奢侈消费中来,奢侈消费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社会现象,成为“没完没了争论的话题”,从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悲观的人“担忧经济惩罚必将落到那些没有意识到扩张界限的人们身上,质疑自己国家人口和商业的活力,痛惜经济变化带给传统价值、信仰和习惯的变化。他们谴责堕落和伪善玷污了曾经受人尊崇的政治系统,力主返回原初的宗教价值,殷切期望这一看起来彻头彻尾浮华的社会崩溃”。乐观的人认为,奢侈消费“无尽地丰富了社会的活力,给乡村和城市生活带来数不清的改善和变化,他们大胆地重新规划下层社会的教育、管理和福利来适应这一社会”。④两种意见的交锋在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引发了一场关于奢侈消费的大讨论。⑤并且随着当时世界市场的形成,这场讨论并不仅仅局限于英国。“从圣彼得堡到波士顿,从那不勒斯到阿伯丁,这场讨论席卷了整个知识界,充分证明了讨论的重要性和不言而喻的严肃性。”⑥马克辛·伯格和伊丽莎白·埃杰指出,这场讨论在英国有几百位作者参与,体现在18世纪所有层面的论著中,从论辩小册子到政治理论、从大众歌谣到叙事诗、从政治新闻到小说都有。⑦
18世纪英国奢侈消费大讨论是西方消费史研究的热点之一。早在20世纪初期,维尔纳·桑巴特就对18世纪西欧各国的奢侈消费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奢侈与贸易、农业和工业的关系,认为奢侈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⑧桑巴特虽然也提到了18世纪西欧各国包括英国对奢侈的讨论,但对此着墨不多。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术界开始从对生产的研究转向对消费的研究。约翰·塞科拉考察了西方思想史上对奢侈进行道德批评的历史传统,他对18世纪奢侈消费大讨论的研究侧重于探讨其中的道德争论,并且重点分析了斯摩莱特的小说《汉弗莱·克林克》中体现出的古典奢侈观。⑨围绕奢侈概念在思想史上的演变,克里斯托夫·贝里在1994年出版了《奢侈的思想:概念及历史探究》一书,全面梳理了奢侈概念从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一直到当代的流变,并且专门辟出一章来探讨18世纪的大辩论。⑩但其侧重点放在了思想内容的变迁上,并没有分析18世纪大辩论的原因和影响。进入2l世纪,马克辛·伯格和伊丽莎白·埃杰合编的《18世纪的奢侈:讨论、欲望和令人愉快的商品》以及马克辛·伯格的著作《18世纪英国的奢侈和愉悦》更为全面深入地探讨了18世纪的大讨论、新消费品及其生产、奢侈与妇女、奢侈与异国情调等主题,把奢侈含义的变化与适应中产阶级需求的制造品的出现联系起来,指出过去限定在上层的奢侈已扩展到中产阶级。(11)但是对大讨论的原因和影响仍缺乏系统分析。保罗·斯莱克在《改良的发明:17世纪英国的信息和物质进步》中也曾提及18世纪奢侈消费大讨论,(12)但其研究重心在英国的改良思想和物质进步上。随着我国学者对西方消费史研究的深入,有必要借助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来厘清18世纪英国奢侈消费大讨论的内容、原因及引发的经济和社会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