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东地中海世界的商路分布与贸易活动
“东地中海”这一概念指的是地中海东岸地区,由北向南包括安纳托利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以及塞浦路斯岛与爱琴海部分岛屿,位于上古世界几大文明的交汇处,贯穿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上古时期的东地中海贸易以黑曜石、青金石和青铜这三种金石商品最为典型,由此形成黑曜石之路、青金之路和青铜之路三条商路。这三条商路在时间上以黑曜石之路为最先(约公元前7千纪—前4千纪),青金之路次之(约公元前5千纪—前2千纪),青铜之路稍晚(约公元前4千纪—前1千纪),但是在很长的时间段里,三条商路其实是共存的,且彼此之间互有交集。由于上古时期文献和考古资料十分匮乏,我们对这些古老商路很难做到详细具体的研究,只能从零星的证据中窥探基本的贸易路线。
黑曜石之路
黑曜石贸易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贸易活动之一,大约开始于公元前7千纪,并且贯穿整个史前时代。在东地中海世界,黑曜石主要分布在安纳托利亚、亚美尼亚地区,以及爱琴海的米诺斯岛,最早被人类用作砍伐和切割工具,是石器时代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制工具之一。后来金属工具逐渐代替石器工具,黑曜石的用途转为个人饰品和奢侈品。
不同产地的黑曜石化学成分各异,并且有不同的出口目的地。安纳托利亚的黑曜石主要出口到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塞浦路斯岛,其中只有少量出口至两河流域。亚美尼亚的黑曜石主要出口至两河流域和伊朗地区,乃至波斯湾沿岸。米诺斯岛是爱琴海世界最重要的黑曜石产地,其黑曜石主要出口至希腊本土和爱琴海诸岛,以及安纳托利亚西部沿海地区的希腊城邦。
学界对东地中海黑曜石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不同的黑曜石产地、黑曜石从原产地到消费地所分布的贸易网、黑曜石工具制造地的分布及其与产地的距离,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黑曜石贸易网的变化。近年来,黑曜石贸易又有了新的研究方向,比如对黑曜石贸易的运输时间与成本的研究。研究表明,人力步行运输黑曜石一次的时间极限是14个小时,如果超过这个极限,黑曜石将会被交易到中转站改为转口贸易,即由第三方参与的三方或多方贸易。此外,还有专门研究黑曜石的开采方式及其在原产地的初步加工处理程度。有的学者建议,黑曜石贸易不仅要从生产与运输的角度,而且还应从消费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自公元前7千纪至前4千纪,爱琴海、安纳托利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塞浦路斯、两河流域地区经黑曜石这一共同使用的工具媒介,最早沟通为一个贸易整体,被纳入到了东地中海贸易体系。
青金之路
青金石是一种不透明的宝石,拉丁语称为lapis lazuli,意为“蓝色的石头”。青金石贸易大约开始于公元前5千纪,至前2千纪末逐渐衰落。研究表明,古代两河流域、埃及、希腊的青金石都来源于阿富汗的巴达赫尚地区。
在公元前4千纪的欧贝德文化晚期和乌鲁克文化期,两河流域北部垄断了从阿富汗经伊朗高原抵达两河流域的陆上青金石贸易,青金石物件在两河流域北部多处遗址被发现。从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约公元前3100—前2900年)起,随着两河流域南部城邦的兴起,青金石贸易从两河流域北部转移到南部。在两河流域南部的乌鲁克、乌尔和吉尔苏等遗址,发现有大量的青金石物件。早王朝前期(约公元前2900—前2750年),青金石贸易暂时中断,到早王朝中期(约公元前2750—前2600年)才得以恢复。据苏美尔史诗《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记载,乌鲁克国王恩美卡与伊朗的阿拉塔国王达成协议,阿拉塔作为青金之路的中转站,重新将阿富汗的青金石运抵两河流域。再到早王朝晚期(约公元前2600—前2350年),青金石贸易遍及两河流域和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自阿卡德王朝至乌尔第三王朝这段时期(公元前2334—前2004年),青金之路除了经伊朗高原的陆路外,还开通了从印度河流域经波斯湾到两河流域和东地中海的海上贸易。据文献记载,来自阿富汗的青金石首先被运到印度河流域的麦鲁哈(今巴基斯坦),然后经马干(今阿曼)、狄勒蒙(今巴林),最终到达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地区(今伊拉克)。公元前18世纪中叶,随着印度河文明的衰亡,波斯湾海上贸易宣告终结,青金之路仅余伊朗高原陆路一线。
到加喜特巴比伦王朝(公元前1595—前1155年),青金石贸易形式转为朝贡贸易。青金石作为重要的王室礼物,国王或将其赐给大臣,或作为国礼赠送给埃及法老。青金石在古埃及社会弥足珍贵,其天蓝颜色被埃及人所垂青,为了节省成本并且满足普通人的需求,聪明的古埃及人发明了一种人工合成颜料——埃及蓝,作为青金石的替代品。埃及蓝随着东地中海贸易路线,出口到了叙利亚-巴勒斯坦和两河流域地区。埃及蓝贸易沟通了整个东地中海世界,将叙利亚-巴勒斯坦、两河流域、伊朗、安纳托利亚、塞浦路斯等地区联系在一起,与青金石贸易一起构成了东地中海世界的另一条贸易网。
青铜之路
上一篇:中世纪晚期德意志的邦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