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金之路”开拓亚洲西段古代贸易
内容摘要:早在丝绸之路开辟以前,亚洲大陆就已出现国际贸易路线网,其中以青金石国际贸易最为著名,该贸易路线史称“青金之路”。古代中华文明的玉石文化与两河流域的青金文化一道,成为古代东亚与西亚文化交流的灿烂花朵。
关键词:贸易;金石;亚洲;青金之路;伊朗高原
作者简介:
早在丝绸之路开辟以前,亚洲大陆就已出现国际贸易路线网,其中以青金石国际贸易最为著名,该贸易路线史称“青金之路”。从大约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灭亡为止,青金之路以今阿富汗的巴达赫尚为起点,分两路到达今伊拉克的两河流域地区(又称美索不达米亚)。第一条路线从巴达赫尚沿陆路向西,途经伊朗高原,到达两河流域北部的亚述地区;第二条路线从巴达赫尚沿陆路到印度河流域的沿海港口,再由海路经印度洋至波斯湾,到达两河流域南部的巴比伦尼亚地区(又称苏美尔地区)。青金之路经上述两路抵达两河流域后,再经水路穿越地中海,或经陆路横穿西奈半岛,直达埃及和努比亚地区(今苏丹),全程5000多公里。
“青金之路”源于阿富汗
青金石是一种不透明的半宝石,拉丁语称为lapis lazuli,意为“蓝色的石头”。在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体系中,青金石的苏美尔语是ZA.GIN3,其中ZA本义为“石头”,GIN3泛指“山、山脉”,ZA.GIN3直译为“山中之石”,特指青金石,对应的阿卡德语为uqnum。
学术界对古代青金石的产地众说纷纭,大概有阿富汗说、伊朗高原说、帕米尔高原说、贝加尔湖说等。迄今为止,在伊朗高原并未发现青金石矿。学者推断,伊朗高原很可能只是青金石贸易的中转站和加工地,而非产地。虽然帕米尔高原和贝加尔湖出产青金石,但质地较差,在色泽和品质上,与两河流域出土的青金石存在明显差异。另外,帕米尔高原的青金石产在海拔5000米高的岩壁上,古代因条件所限,基本无法开采。贝加尔湖附近的青金石矿距离两河流域则太过遥远,两河流域出土的青金石不可能来自贝加尔湖附近。
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在该问题上逐渐达成一致,认为古代两河流域、埃及的青金石来源于今阿富汗巴达赫尚地区的科克查河(阿姆河支流)上游。直至今日,巴达赫尚地区仍是世界上质地最好的青金石矿区,其质地、色泽与两河流域出土的青金石物件十分契合。
少数学者认为,在公元前6千纪晚期(哈苏纳文化早期)两河流域北部遗址亚明丘,曾经发现零星的青金石念珠。不过,根据英国考古学家乔治娜·赫尔曼(Georgina Herrmann)的观点,公元前4000年左右(欧贝德文化晚期)才有确切证据表明,阿富汗的青金石开始经由伊朗高原传播到两河流域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