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长期限制基督教发展
公元1世纪,源于犹太教的一个支派的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参加者多为贫民、手工业者和奴隶等下层人民群众。基督教经过近400年的时间最终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在此期间,它在帝国中的地位始终有所变化,历代罗马皇帝对它的态度也是变化的,既有宽容,也有迫害。不过总体而言,一直到公元311年《米兰敕令》颁布前,帝国政府对基督教的迫害政策占主导。原因在于:一方面,基督教宣扬一神论和救世主思想,认为上帝是唯一的真神,其余神灵都是假的。即使帝国官方信奉的罗马诸神,在基督教教徒眼中也是不值得崇拜的假神。由于基督教教会拒绝接受罗马的各种神灵和拒绝宣誓效忠罗马皇帝,这样就与罗马传统的多神教信仰相抵触,并且动摇了帝国神权统治的基础。另一方面,基督徒拒绝参加罗马军队,常与帝国当局发生矛盾冲突,严重损害了帝国统治阶级的利益。于是,罗马帝国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将基督教视为非法宗教,实行迫害政策,限制基督教的发展。
公元64年到公元3世纪中叶,教会史家通常认为罗马帝国迫害基督教始于尼禄时期。根据历史学家塔西佗的记述,尼禄故意在罗马城纵火,然后嫁祸于基督徒,视其为社会公敌,进而对其大肆屠杀。尼禄下令将很多基督徒投进竞技场,然后被猛兽撕裂咬死。这次镇压的地区主要在罗马,后来扩展到东方各行省。在这种迫害政策下,基督徒的活动被迫由公开转入地下。
图密善时期,基督徒遭到大规模搜捕并被处死。图密善迫害基督徒的原因主要是图密善不肯按照惯例死后被追封为神,而是生前即要求罗马百姓称其为“我们的主”、“我们的神”,但是基督徒拒绝接受这一点。后来,图拉真、哈德良还强迫基督徒向罗马神庙献祭,同时颁布“入教即犯法”法令,只要被确定是基督徒,就要被定罪。马尔库斯·奥里略对基督徒的迫害也十分残暴。据历史学家沙夫记载,“殉道者的尸体布满街头,那些尸体被肢解后焚烧,骨灰被撒入河里,免得他们玷污土地”。不过,即便尼禄时期,除了尼禄和图密善等少数皇帝外,帝国各地方行政官员都是迫害政策的主要执行者。
公元250年,迪希厄斯颁布敕令强迫基督徒放弃信仰,皈依罗马国教,否则将被判刑或处死。公元303年,戴克里先为了有效地统一罗马帝国,先后颁布多道敕令,要求所有罗马公民崇拜国神,为此采取了更加严厉的镇压措施迫害基督徒,从此开始了被基督教会史上称为“虽然是最后一次,但也是最惨烈的一次迫害”。在这次持续两年的迫害中,教会财产被没收,教堂被捣毁,《圣经》被销毁,教徒被禁止集会,约2000名基督徒被判处死刑。直到公元305年戴克里先退位,迫害活动才结束。因此,将从尼禄到戴克里先统治期间基督教所遭受的迫害在教会史上称为“三百年教难”。
尽管在近300年的时间里,罗马帝国政府实行残暴的宗教迫害政策,迫害基督教,但是基督教却依然得到了蓬勃发展。在戴克里先之后,基督教进入到以“合法”身份在帝国范围内发展的新阶段。最终到公元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上一篇:中世纪英格兰仆从的法律地位探析
下一篇:中世纪西欧土地市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