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欢迎访问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话语与理念的离合:民国时期社会科学范式的多重歧异

2021-02-08 00:49分类:中国现代史 阅读:

 

内容摘要:民国学术界全面构建起包括社会科学基本概念、学科划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范式。大家受科学实证论影响,均以社会现象的因果法则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但各派论者对这种因果法则的认知却存在多重歧异。诸种相异的学术理念,反衬出民国时期学院派、国民党派、马克思主义派三种社会科学流派分立的大致态势。民国学术界关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认知好像颇为同调,均认定社会现象中的因果法则是社会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亦即大多数论者受科学实证论影响,均认定社会现象中存在因果法则。然而,表面上的一致却隐藏着各派论者深刻的认知歧异,主要集中于三点:社会现象中因果法则的存在范围如何?相比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中的因果法则有何特点?应该运用何种方法认知社会现象中的因果法则?

关键词:因果法则;国民党;马克思主义论者;社会科学研究;认知;哲学;学术界;中国社会;实证;社会现象中的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科学范式形成的关键期。民国学术界全面构建起包括社会科学基本概念、学科划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范式。然而,民国学术界构建的社会科学范式呈现出学术话语与具体理念相疏离的态势。在大家似乎一致的学科划分话语背后,却隐藏着各派论者之间相异的学术理念。大家受科学实证论影响,均以社会现象的因果法则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但各派论者对这种因果法则的认知却存在多重歧异。大家均肯定社会科学的社会实践性,但各派论者对其社会实践性内涵的认知却各有偏重。诸种相异的学术理念,反衬出民国时期学院派、国民党派、马克思主义派三种社会科学流派分立的大致态势。 

  【关键词】民国时期;社会科学;范式;多重歧异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14)05-0055-07 

  随着19世纪西方社会科学分科理念的形成,中国学术界亦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将此种理念引入国内。然而,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全面确立,则在民国时期。民国学术界在全面引介西方学术范式的同时,又对西方学术范式再行条理,初步构建起自身的社会科学话语系统,并以此种话语系统研究中国自身学术问题。这导致中国社会科学学术范式的构建极其复杂,既表现在中国学术界所面临欧美各国学术的纷杂,亦表现在中国学术界对西方学术取舍倾向的各异。 

  民国学术界学术倾向的各异落实在具体论述层面,又突出表现为学院派论者、国民党派论者、马克思主义派论者①理念的相异。虽各派论者均将社会科学视作以近代科学实证方法对人类社会进行的研究,但在此种话语背后,却隐藏着截然相异的学术理念。造成此种学术态势的动因,既有单纯的学术研究因素,亦掺杂着大量现实政治要素。目前,学术界尚乏对民国时期社会科学话语及其背后隐藏的不同学术理念的系统梳理。笔者不揣谫陋,试作分析,以求抛砖引玉。 

  【作者简介】阎书钦,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术史研究。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广州官产投变事件中革命政府与地方社会*

下一篇:改革开放以来民国农村社会调查研究述评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本类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