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欢迎访问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共享住宿迎规范 民宿野蛮生长或将告别_产经

2021-02-08 06:00分类:经济科技前沿 阅读:

 

  我国共享住宿市场有多火?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我国共享住宿市场交易规模约145亿元,预计到2020年达到500亿元。

  这么火的市场,参与其中的主体自然免不了良莠不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蔡红在调研共享住宿时发现,有的房源并未完全披露安全方面的信息,存在故意隐瞒的现象,“我们曾经在某平台上看到,有个房源的图片非常漂亮,但是去了之后却发现,房源周边在进行大的装修,楼道狭长而且灯光昏暗,墙上贴了很多小广告,跟图片反差很大”。

  如今,随着我国共享住宿领域首个行业自律标准《共享住宿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发布,一直缺乏行业标准的共享住宿行业或将告别野蛮生长时代。

  11月15日,由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牵头制定的《规范》在京发布。针对目前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如城市民宿社区关系、入住身份核实登记、房源信息审核机制、卫生服务标准、用户信息保护体系、黑名单共享机制、智能安全设备的使用等,《规范》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认为,《规范》发布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共享经济标准化建设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运营管理,推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实践突破,也是共享经济领域推进协同监管的有益探索,希望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参考。

  “对于共享经济这样一个新兴业态,相比法律这样的硬法,《规范》这样的软法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有助于探索规则的形成。同时,可以在《规范》实施过程中总结经验、归纳问题,等到以后立法时机成熟时,可以作为参考。”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薛军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共享经济已进入规范发展年

  《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我国共享住宿市场的参与者人数约为7800万人,其中房客约7600万人,主要共享住宿平台的国内房源数量约300万套。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于凤霞认为,对于包括共享住宿在内的共享经济而言,2018年称得上是规范发展年。

  “从政府或政策层面看,在交通出行、内容、金融等多个领域,都在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并且越来越强化制度的落实;从行业和企业层面看,在行业协会、第三方社会组织的带领下,行业自律不断加强,企业也在积极采取措施配合政府监管,加强平台安全保障工作。”于凤霞说。

  徐长明指出,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确实引发了诸多问题,监管方面遇到新的困境,比如用户权益保护保障比较难,传统的属地管理模式局限性也日益突出,城市治理和社区管理等都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也是2018年加大对共享经济规范力度的原因所在。

  借着共享经济风口而快速发展的共享住宿,同样迎来了规范发展年。

  于凤霞认为,共享住宿业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在突出个性化服务的同时如何保障服务质量、如何妥善处理共享住宿发展引发的社区管理问题等,对于共享住宿这一新兴业态,一些传统住宿业的管理办法无法直接套用。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安全保障,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对这个行业健康快速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制定《规范》的重要原因。”于凤霞说。

  共建黑名单机制提升可操作性

  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规范》不仅明确了一些特定术语,同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这些内容和理念,都可以为今后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提供经验借鉴。

  作为我国共享住宿领域首个标准性文件,《规范》是共享经济标准化体系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探索。尤为重要的是,对共享住宿、共享住宿平台、房东、房客、房源等行业特定术语首次进行了界定和明确。

  《规范》明确,所谓共享住宿,指的是利用自有或租赁住宅,通过共享住宿平台为房客提供短期住宿服务,房源房间数不超过相关法律规定要求。

  与此同时,《规范》的制定理念与电子商务法的立法思路颇为接近,力图在促进发展和规范秩序之间寻求平衡。

  于凤霞告诉记者,多方位了解相关部门在民宿管理方面的需求,既着重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同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的引导,是《规范》的显著特点。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刷单屡禁不止 互联网时代也需“老字号”_产经

下一篇:共享行业频繁“烂尾” 善后服务谁来买单_产经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中外历史文化网(人文心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