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业结构性调整:酒业借“京津冀”探路_产经
“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将有助于充分发挥北京的标准与政策优势;天津的港口、科研和进出口物流优势;河北的原材料与制造业优势。三地优势互补,将真正打通地域瓶颈,京津冀一体化将成为一地化平台建设的共同市场的典范。”北京市酿酒协会会长林楠日前在2018中国酒业京津冀一体化品牌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值得关注的是,该论坛由北京市酿酒协会、天津市酿酒工业协会、河北省白酒葡萄酒工业协会三省协会共同参与举办,这是三省协会罕见同框。
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快速推进,让三地间的人员往来、产业链互通与消费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带动的酒类与餐饮消费正在具备更多共性,消费者的品牌与市场共识正在形成,生产企业间的交流与沟通也在加强,这些都对未来酒类共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如何让酒业搭上京津冀一体化的快车?
白酒市场结构性调整
历经2012年至2015年深度调整之后,白酒行业逐步呈现稳步复苏趋势。而回暖背后是白酒市场结构性调整。整体而言,在消费升级背景之下,高端酒正成为白酒市场强增长新引擎。
整体而言,近两年白酒市场发展势头依旧向上。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去年全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5654.42亿元,同比增长14.42%;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28.48亿元,同比增长35.79%。
“40年来,白酒行业在结构调整实现了成功转变。在产业规模方面,1985年,全国白酒生产企业总共才900多家,工业总产值也仅有32亿元;但去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达到1570家,产品结构随着中高档酒销量增高,酒行业整体利润也获得快速增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质量部主任杨强称。
北京卓鹏战略咨询培训机构董事长田卓鹏中也指出,当前酒业新一轮增长主要是“新高端置换性增长”。他指出,“ 2017年年初有三类企业在增长:全国龙头,省级龙头和区域龙头;而2017年年底和2018年上半年,只有一类企业在增长,就是全国名酒,这背后主要就是新高端酒在增长。”
高端酒增长背后是消费升级。“我们现在有14亿人口,约有4亿中等收入人群。在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高端酒呈现较好拉动。”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刘兆彬表示。
尽管高端酒成为市场增长突破口,但酒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一直存在。首先酒业产能过剩现象严重。“前些年,我们大概算了一下有三百万吨的过剩的产能,市场竞争激烈,而且我们全行业的业态散乱,绝大多数的县都有自己的小酒厂,产业集中度不高。”
此外,酒业自身在国家产业政策中受限制发展、假冒伪劣的产品横行、进口酒带来冲击等多方面挑战也随之而来。“2017年我们整个酒类进口达到了47.5亿美元,烈酒进口数量也达到了十亿美元,这对我们酒业既是压力也是挑战。”刘兆彬说。
京津冀一体化机遇
在区域一体化成为解决地区间、城市群、人口以及经济等诸多问题的重要突破口的今天,如何借助京津冀一体化提升酒业品牌也成为白酒行业一种探索思路。总体而言,京津冀地区地方酒在品牌价值上大多不如全国性的名牌国企,目前市场格局分散,多而不强现象突出。整合各地优势,形成三地合力,或许能够为京津冀市场带来一个更好的前景。
“北京市场的最大特点是没有垄断,具有相当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欢迎全国各地的酒类产品进入北京,这也是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的基础和有利条件。”北京市酿酒协会会长林楠认为。据林楠回忆,“北京市酿酒协会成立30年以来,借改革开放的春风,白酒行业有了较快发展。截止到2017年,北京地区持有白酒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9家,增加至139家,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70亿,上交税金超过30亿;从产品结构看,北京酿酒行业已经实现了从高度酒向低度酒的转变,从普通酒向优质酒的转变,二锅头酒向单粮型,多粮并举的转变;从酒种看,北京酒正向优质多品种转变,葡萄酒正在向基地化优质化转变。全市酒类产品实现了不同香型系列化,不同档次系列化,不同规格系列化,不同包装系列化的发展。”
林楠认为,在北京市场,北京本地的品牌始终占据着最为主要的中、低端市场;而在中高端品牌市场,由于城市功能的政商与文化属性,全国特色产品——茅台、五粮液等在高端政务领域具有代表性,同时拥有相对固定的消费群体与消费场景。随着首都城市功能的定位逐渐清晰,单纯的酒类生产型企业在北京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与潜力已经所剩无几,生产规模扩大几乎没有可能,这迫使京城酒类企业把目光转向周边区域,同时也给津、冀两地带来更多的机遇。